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进口葡萄酒 混乱市场何时回归理性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2月3日

  在一个月前结束的济南2010年秋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上,一些出自世界名酒庄的葡萄酒标出每瓶10万元以上的价格,这不仅让普通参观者咋舌,就连参展的部分葡萄酒生产经销者也惊叹不已。

  多位进口葡萄酒经销商坦言,近年来国内葡萄酒消费量大增,促使葡萄酒价格快速上涨,一些进口葡萄酒甚至以几倍于国外的价格在国内销售。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进口葡萄酒价格高的态势仍在继续,回归理性需市场不断规范。

  进口葡萄酒高价成风

  济南市民王伟在糖酒会上逛了一圈。琳琅满目的进口葡萄酒品牌、各式各样的葡萄酒架和五花八门的豪华包装让他眼花缭乱。王伟说:“逛得挺开心,但最后什么都没买,价格太高了,很多进口葡萄酒的价格都在千元以上。”

  王伟所言不虚。我们在展会上看到,一瓶产自法国的葡萄酒被贴上了8800元的标签,与之相邻的一瓶包装更为精美的进口葡萄酒则要价12800元。在美国葡萄酒肯嘉尼酒庄展区内,几瓶葡萄酒甚至被标出11万元、13万元和18万元的价格。

  不仅世界顶级名酒标出天价,普通外国知名葡萄酒价格近期也在飞涨。据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会长何继红介绍,本年度波尔多期酒在国内市场的局面已经接近沸腾。今年6月,波尔多五大名庄之一的拉菲推出了其2009年波尔多期酒价格,450欧元一瓶,比经典年份2005年的300欧元高出50%。

  不少经销商承认,进口葡萄酒价格普遍存在虚高现象。烟台的一位葡萄酒经销商告诉我们,除了关税等原因逐步抬升了国内销售价格外,不少葡萄酒的高价源于炒作。

  “ 面对高价,下单的波尔多酒商们仍趋之若鹜,其中一大原因就是中国市场对名庄酒巨大的需求。‘只要顶级酒’,这是中国市场的一致呼声。和期酒价格相呼应的是名庄酒的现货价格也在大幅度攀升。”何继红说。

  利润畸高,投资热度不减

  一些经销商表示,巨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是外国品牌争相进入中国的主要原因。山东一位代理法国两大葡萄酒品牌的经销商说:“不少品牌的葡萄酒缴纳关税进入国内后,还能保证50%以上的利润,即便是到了零售环节,一些进口品牌还可以给经销商创造30%的利润,这远远高于国产品牌葡萄酒和白酒的利润。”

  从法国留学回来在济南一外企工作的小李印证了经销商的说法。他说,在法国许多普通葡萄酒的价格也就3欧元左右,而在国内同样品质的进口葡萄酒要300元人民币左右,利润空间可想而知。

  “ 葡萄酒行业的整体利益空间仍然巨大,百元产值实现利润继续保持饮料酒类行业的最高水平。”何继红说,通过掌握上游核心资源,进而掌握进口酒在市场上的主动权,这是多数进口商的共识。但是由于名庄葡萄酒资源稀缺性特点,争夺还将继续,并且更加激烈。

  进口葡萄酒市场何时步入成熟时代?

  当2010年秋季全国糖酒会进入最后展期时,不少进口葡萄酒代理商和经销商开始甩卖参展的葡萄酒。我们注意到,不少进口葡萄酒被纷纷打折处理。其中,一套四瓶参展期间标价8600元的法国进口葡萄酒以2200元的价格卖出,而不少曾标价七八百元的进口葡萄酒更是以100元甚至更低的价格卖出。

  对此,山东一位经销商介绍:“ 现在进口葡萄酒价格缺乏统一的管理,很多葡萄酒进口到国内后,往往要经过总代理、 省代理和经销商三次加价,地区不同,加价的幅度也不同,具有很大随意性。”他举例说,一瓶法国的进口葡萄酒在超市可能卖340元,但通过他批发出去只有 120元左右,而在经销商处可能卖到150元至450元不等。

  对于市场的混乱,深圳某酒业有限公司的经理彭奇认为,这和目前经销商良莠不齐,以及消费者对葡萄酒认知程度不高有关。彭奇说,有些经销商根本不懂葡萄酒,很多是浑水摸鱼,许多消费者认知水平更差,觉得越贵越好,这给了许多经销商以次充好、随意要价的机会。

  我们在展会上看到,仅拉菲酒就有“拉菲贵族”“拉菲帝国”“拉菲传奇”等多个经销品牌,让参观者一头雾水。 一位经销商说,卡斯特和拉菲两大品牌目前在中国的认知度最高,但之前竟有经销商嫁接出“卡斯特拉菲”这一让人啼笑皆非的品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