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情系世博 奉献世博——记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世博团队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1月23日

  5月1日,举世瞩目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在上海拉开帷幕,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作为东道主的13亿中国人民以油然而生的自豪激情点燃世博圣火,为世博呐喊助威。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荣幸地入选这个史上规模最大的世博盛会,成为世博会“中国元素”活动区乐坊专区的承办单位。在为期184天的世博日子里,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世博团队用不折不挠的拼搏干劲,尽心尽职的敬业精神,矜持不苟的高尚素养铸就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新的辉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承做出突出贡献。

  为了办好“成功、精彩、难忘”的上海世博会,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组成了一个精干的世博工作团队,由厂长王国振亲自挂帅,前后共派出22名员工进入世博园区,服务世博,贡献世博。从上海世博会开幕之日起,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世博工作人员就把“积极参与世博,服务世博”作为团队的工作口号,以饱满的热情喜迎八方来客。从宝钢大舞台“中国元素”乐坊对中国民族乐器的精心展示,到世博会上海活动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诠释,再在上海世博会闭幕式12把敦煌琵琶的精彩亮相。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踏着坚实的世博脚步成长,步步登高。追根求源,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成功离不开一直在世博岗位上忙碌的敦煌乐器人,是他们的团结、他们的坚持、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无私迈开了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快速前进的步伐。

  入园初始的艰辛

  3月中旬,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接到上海世博协调局的参展邀请,喜讯迅速在全厂传开,员工们纷纷磨拳擦掌,准备在这举世瞩目的盛会上一展身手,并将这份荣誉进行到底。虽然离上海世博会开幕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全厂职工都鼓足干劲,立志即使加班加点,也要让中国民族乐器在世博会上大放异彩,让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确定目标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由于上海世博局的要求极其严格,“中国元素”乐坊的搭建、布置工作曾多次变动,持续的修改重建虽然让很多同志疲惫交加,但展位搭建人员任劳任怨,没有丝毫怠慢,积极配合世博局的布展要求,及时调整、主动适应。4月28日,他们最终以高质量的展区形象圆满完成了任务,整个展区凸显了中国乐器文化的特色,并且与宝钢大舞台的后现代风格互相辉映。

  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此时正值“五一”劳动节小长假,园区迎来了第一波客流高峰,世博工作人员以崭新的面貌接待数以万计的参观观众。按世博局规定,中国元素传习区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4个小时,由于工作组大多数同志的家庭住址离世博园区较远,他们天刚亮就起床赶赴园区,直到深夜才回到家中。“五一”后开馆仅一周,连续工作的几位负责同志就累病了,但他们没有告诉同伴、没有抱怨、没有退却,他们为世博会的良好开端默默地奉献着。由于“中国元素”乐坊活动区设在开放式的宝钢大舞台,大舞台每天有各省市的大型文艺演出,工作环境相当嘈杂,工作人员在与观众交谈时,经常要提着嗓门大声说话,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微笑,嗓音沙哑仍旧耐心讲解。宝钢大舞台是利用废弃厂房设计成开放式的钢结构空间,传习区没有装空调的条件。2010年上海的夏天特别炎热, 35℃以上高温日有29天,39℃以上有5天,创下了上海高温的新记录。钢结构的宝钢大舞台在烈日的照射烘烤下,酷热难耐,工作人员汗流不止。特殊的工作环境没有难倒世博会的工作人员,在“中国元素”乐坊的展位上依旧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服务世博、贡献世博”的精神。

  团队的忙碌身影

  在世博队伍中,有这样一批人。他们辗转奔波于园区、单位等各个场所,每天头脑中闪过的都是各种工作安排,他们无暇照顾家庭,孩子病了也只能匆匆带孩子去医院,再匆匆赶到园区。他们无暇照顾自己,生病了也无暇去医院就诊,一直等到世博结束后才去医院看病,面对医生的“指责”,他们宛然一笑,这个笑容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尽职,什么是感动。

  “敦煌新语”组合是2005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组建的民族器乐演奏团队。团队五位成员都来自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几年来,她们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国内小有名气。在“中国元素”乐坊内,她们身着晚清服装,每天定时为观众演奏如《高山流水》、《花好月圆》、《二泉映月》等经典民乐,及《茉莉花》、《紫竹调》、《十面埋伏》等极富江南特色的乐曲,向中外游客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有时乐坊客流量较大,人员安排紧张,“敦煌新语”组合在演奏结束后继续工作,协助维护观众秩序,保护参展的乐器,解答有关乐器的各种问题。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民乐一厂也参加和组织了多项活动。如2010年“敦煌杯”首届全国青少年二胡大赛, 2010年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星期广播音乐会等,作为宣扬企业文化的主力军,“敦煌新语”组合需要赶赴现场进行演出,穿梭于各类演出活动中。“敦煌新语”组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为企业赢得口碑。世博期间,有些队员体质较差,相继出现感冒、拉肚子等症状,但她们没有退缩,而是坚持带病上岗。10月6日朱宇虹举行婚礼,第二天就来到单位上班,10月8日她又活跃在世博会上海活动周的表演现场。在相互鼓励与支持下,“敦煌新语”组合高质量的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赖虹任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销售科员工,大家都叫他小赖。在进入园区工作前夕,他就做足了“功课”,深入了解在“乐坊”所展示的各种中国民族乐器的特征、历史、演变以及制作工艺等,并熟记于心。通过报纸、网络等途径收集各种世博会相关信息,预先熟悉了园内的交通、餐饮、公共设施等情况,以便给到来的游客尽可能的提供所需要的帮助。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状态和游客的参观质量,小赖常常主动牺牲休息时间来加班。在世博期间,小赖发挥自己在英文和日文方面的语言优势,热情悉心地为每一位外国游客讲解、介绍和演示,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上千名游客,让他们深切感受中国音乐文化的神奇与魅力,使许多游客对中国民族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7月23日这天,宝钢大舞台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日本客人——在世博会中人气很高的“世博奶奶”山田外美代,由于对音乐特殊的偏爱,“世博奶奶”特意花了大部分时间来参观“乐坊”。小赖用流利的日语详细地向她介绍了所展出各种乐器,让她对中国的音乐和民族乐器有更为深入的认识。他的这种爱岗敬业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得到了“中国元素”运营方的高度赞许。

  季秋英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办公室主任。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担任“中国元素”乐坊工作小组负责人,负责乐坊现场工作人员、工作内容的安排,协调世博会以及运营团队临时任务的安排等等。季秋英还担任世博期间临时党小组组长,她把创先争优活动落实到了乐坊的每个岗位。作为小组负责人,季秋英以身作则,几次带病坚守岗位,有时工作人员不足,她积极调配人手,使世博会和单位工作两不误。上级领导视察、社会名人参观等重要的世博讯息都能够及时传递给社会大众。她还十分关心员工的身体状况,为员工助威打气,保障世博工作的顺利进行。梅花香自苦寒来,她所带领的工作团队得到“中国元素”活动区的好评,高效突出的工作业绩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她对工作的这份执着诠释着世博精神。

  龚耀宗、周力、乔杨柳等世博工作人员也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身兼数职在这些世博工作人员身上得到真正体现。他们不仅是乐器的讲解员,乐器的制作者,还是在乐器小课堂教授观众弹奏乐器的老师。

  184天,国际大都市上海为世界创造了一个奇迹,城市生活的美好让世界震撼;184天,锐意进取的敦煌乐器人为上海树立了一块新的丰碑,浓郁浑厚的民族乐器氛围让上海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为期半年的世博会虽已落幕,但世博工作人员身上所呈现的世博精神却是长久深远的。当我们回忆上海世博会的精彩瞬间时,我们眼前闪过的是他们微笑的脸庞,感悟到的是他们坚持不懈的人生信念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传承经典,引领时尚”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发展理念,这个有着50余年发展史的老字号企业一直以发扬传统民族文化为己任。然而,企业的魅力不止于此,因为他的员工正以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诠释着他们的文化。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会以拥有这批员工而骄傲。(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巩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