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上海火灾警示阻燃材料推广需提速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1月22日

  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致使数十人身亡,数百户家庭倾家荡产。针对此事,业内专家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特大火灾再次凸显出建筑材料阻燃的重要性。目前我国阻燃塑料在塑料中的比例不足国外的1/10,从源头上控制火灾隐患,必须做好材料的阻燃,加强阻燃材料的应用推广势在必行。
  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朱力平表示,通过对火灾现场的勘察,初步查明起火原因是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燃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等造成的,加上楼内人员密集、可燃物多、疏散难度大等多重因素叠加到一起,酿成了这场近年来罕见的大火。
  溴科学与环境论坛的韩颂青博士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从火灾现场的火势情况分析,施工单位所采用的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是没有经过阻燃处理的。如果采用的聚氨酯材料符合国家阻燃标准,燃烧物会向下滴,火势就不会沿着楼层直往上蹿。”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建筑保温材料,美国80%的外墙保温采用的是聚氨酯材料,由于有严格的阻燃标准,所以使用很安全。韩颂青强调:“我国对作为外墙保温材料的聚氨酯也有明确的阻燃标准要求,经过阻燃处理的聚氨酯完全有能力抵御焊花引起的小火源,不会造成如此大面积的火灾。”
  公安部消防局四川消防研究所副所长卢国建表示,从目前的火灾统计情况来看,火灾导致人员伤亡的原因主要是在公共场所中大量可燃物的存在以及疏散通道不畅等原因。如果能降低可燃物含量,减少火灾荷载,采用阻燃、低烟、低毒或无毒的电器、装修材料、家具等物品,就可以从源头上提高消防安全水平,即使发生火灾一般也不会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阻燃学会秘书长周正懋介绍说,随着技术的进步,高分子合成材料在化学建材、电子电气、日用家具、装饰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高分子材料具有易燃性,给防火安全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协会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从1975年到2004年,由于室内装修和大量可燃消费品的引入,火灾逃离时间(从房间开始着火到失控状态或“轰燃”的时间)从17分钟已降到3分钟,中等大小的房间会在轰燃后5~10分钟内被大火完全吞没。为此,阻燃高分子材料应运而生,世界各国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阻燃剂的使用是有效降低火灾隐患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降低火焰传播速度,使发生火灾后的逃生时间延长15倍。国际上很多实例也证明,阻燃材料的使用挽救了大量生命。2005年8月,法航一架A-340客机因遭雷击在加拿大多伦多坠毁起火,机上30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却奇迹般地全部生还。美国联邦航空局官员对此事作出的解释是,阻燃材料在这次空难事故中功不可没,它帮助减缓了火焰和烟雾的蔓延速度,为乘客和机组人员提供了足够的逃生时间。为了提高防火系数,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建筑材料、电子电气部件等产品的阻燃有严格要求,其阻燃塑料在塑料材料中的比例高达20%~30%。
  我国是阻燃剂生产大国,目前国内有1000多家阻燃剂生产企业,每年的产量有20多万吨,阻燃剂已经成为仅次于增塑剂的第二大塑料助剂。虽然产量、用量都不低,但大部分阻燃剂都随着应用制品出口到了国外,国内塑料制品使用阻燃剂的并不多,目前国内阻燃塑料用量在塑料材料中的比例还不到3%,与国外差距巨大。
  周正懋分析认为,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材料成本高。一般情况下阻燃塑料的成本会比普通材料高出20%~30%,目前的市场竞争激烈,成本增加意味着市场竞争力的下降,除非客户要求,否则企业一般不会主动添加阻燃剂。二是法规不健全监管不到位,也使得阻燃材料的推广普及困难。我国于2007年3月1日开始实施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但标准涉及的监管范围广、场所多,监管困难,无法到位,执行情况并不理想。
  “阻燃材料的推广应用必须提速。”周正懋建议,应尽快完善《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的修订工作和配套措施,监管主体要加强监管力度,使这部法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