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高档白酒与方便面,不一样的涨价理由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1月2日

  经济学家谢国忠近日在自己的博客中无奈地写道:“我刚在附近的餐厅吃了一碗辣味肥肠汤。汤里看不见肉……我常去吃附近的火锅,料越来越少。说不定某一天真的成了清汤了。肯德基的套餐小得可怜,一个孩子都要吃两份才能饱。”

  如今,随着方便面市场“瘦身+提价”的双面策略,已经没有多少人会把谢国忠的话一笑置之了。

  “瘦身无罪、涨价有理”,康师傅不再羞羞答答

  方便面巨头康师傅宣称,从昨日起将旗下部分方便面产品加价10%,一款每包原价2元/袋的方便面,升价后为2.2元/袋。

  其实,方便面涨价的消息早已在市场流传。康师傅在10月31日正式发布涨价公告,此前一天,重庆的批发市场已提前作出反应,袋装康师傅方便面每箱的批发价从40元涨到45元-46元。今麦郞袋装系列每箱从34元涨到36元。

  而在涨价之前,各方便面厂家早在9月中旬就已经实行集体“瘦身”。

  记者走访我市各大超市发现,康师傅和统一两大品牌的面饼重量都有所缩减。如康师傅红烧牛肉面、香辣牛肉面的面饼重量目前为85克,康师傅酸菜牛肉面、鲜虾鱼板面、雪菜肉丝面及“好滋味”系列均是重量为80克的面饼;统一旗下的红烧牛肉面、香菇炖鸡面的面饼重量为80克,老北京炸酱面、番茄牛肉面等的面饼重量为85克。而以前,这些品牌方便面的面饼重量大多为90-100克。

  康师傅在公告中表示,涨价原因是因为方便面主要原材料,如面粉、棕榈油、淀粉和调味原料价格上涨。自今年起,累计涨幅已经达到15%-100%不等,经营成本的上升,已经达到临界成本边缘。

  “瘦身其实就是变相涨价。只不过成本压力太大,厂家不得不二次提价。康师傅毕竟是‘带头大哥’,不再像过去那样羞羞答答地瘦身,而是大大方方地把问题挑明了。”我市一位方便面批发商说。

  白酒市场:谁不涨价谁就不好卖

  就在康师傅涨价的同时,白酒巨头古井贡酒也变得躁动不安:10月29日,古井贡酒对年份原浆系列产品的价格体系进行调整,具体方案为上调5%至20%。

  事实上,今年以来白酒一直“涨”声不断。

  8月份,茅台零售均价环比上升9.1%,五粮液零售均价环比上升4.6%。而国窖1573零售均价环比上升3.7%。不过经历了不久前的国庆销售高峰后,白酒价格暂时稳定了下来,而这次古井贡酒的调价,无疑是极具刺激性的。“11月开始白酒将进入经销商备货的旺季,选择在这个时候调价,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厂家提价风。”重庆丰裕糖酒批发公司总经理崔渝明说。

  昨日,记者在重百超市白酒柜台看到,52度的五粮液1618售价为798元,10年的50度五粮液卖到898元,而1000ml的52度五粮液售价为2180元。

  “52度五粮液最初售价为698元,现在已经涨了100多,52度国窖酒由原来的688元也涨到了700多,38度国窖酒也涨了100多。”销售人员说。

  然而,与康师傅在调价通知中对于成本上升大吐苦水不同的是,白酒厂家的每一次涨价,理由似乎并不全在成本上。

  古井贡酒的调价通知即这样表示:提价原因是为了加强公司对古井贡酒年份原浆价格的掌控,建立产品价格与消费升级的联动机制。

  从事白酒批发超过20年的崔渝明介绍:“2块多钱的方便面可能对成本很敏感,但高档白酒却并不如此。高档白酒的利润高是人所共知的事情,相比较于动辄近千元的售价,粮食涨价的那点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厂家屡次涨价的原因,崔渝明表示并不清楚,但他根据终端市场的销售情况却发现:“谁不涨价谁就不好卖!茅台涨价了,要五粮液不涨,仿佛就有人觉得五粮液没有茅台档次高,最后反而滞销。高档白酒的消费者,有许多都是只买贵的,不选对的。”

  按照崔渝明的说法,涨价似乎正成为中国白酒厂家维护品牌美誉度的有效途径。

  记者观察:两类商品折射两样人生

  昨日,进入各大网站的论坛区,里面的发帖留言颇为值得玩味。方便面涨2毛,引来骂声一片,义愤之情溢于言表;高档白酒涨了近200元,却显得风平浪静。

  两类商品折射两样人生,这或许正是目前中国经济两面性的真实写照:一大批“先富起来”的人具有极强的消费实力,对于几百元的价格波动毫不敏感;而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却对于2毛钱的涨幅念兹在兹。

  “贫富差距”的存在,正是各种市场调控政策在出台后便面临尴尬的深层次原因。一方面,政府为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利益,长期运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价格。另一方面,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新富阶层的壮大,使得各种商品成本面临空前的上涨压力。

  从大蒜、生姜到如今的小麦、食用油,事实已经证明:依靠行政措施使某类产品长期维持低位运行的模式并不可靠,甚至会给各类游资以可乘之机。

  早在数年前猪肉价格暴涨之时就有人提议,通过对低收入群体发放补贴以及提升全社会工资水平来消化涨价的压力。在中国整体消费实力不断上涨的今天,通过强硬的调控政策平抑物价往往会得不偿失。甚至有人断言:“以中国人均收入水平衡量,大多数人都觉得昂贵的房价都跌不下去,其它产品的价格又能跌多少!”

  蒜你狠、姜你军、油它去,按下葫芦起来瓢;方便面、食用油、高档酒,你方唱罢我登场。如今,或许已经到了换一种思路来应对通胀压力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