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独创"草图直接编织法" 四川"竹编大王"秀拿手活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9月19日

  在世博园宝钢大舞台的“中国元素”传习区内,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依次摆开“擂台”,向游客展示自己的拿手技艺。来自乐山市沐川县的一位竹编艺人颇为引人注意,只见他挑、压、破、拼,几十条细如发丝的竹丝在他娴熟的手法中飞舞,不多时,一幅清秀淡雅的《隐形观音》便告完成了。他就是有着四川“竹编大王”美誉的竹编工艺大师———殷超。 
  5岁就能编出不少图案 
 
  四川的竹编技艺源远流长。从明代开始,这里便出现了有几何形式粗线图案的竹编日用工艺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已经能够在竹扇、枕席、坐垫上编出万字格、八字花、五星花等民间花边图案和双喜、花好月圆、延年益寿等简单的吉祥字词。 
 
  殷超说,他的母亲潘翠华就有着一双这样的巧手,在大多数人还需要借助坐标纸来编织图案的年代,她却能凭着自己独特的观察与计算迅速地编织出规整而美观的图案。或许是遗传了母亲聪慧的天赋,5岁时,殷超已经能随心所欲地编织出不少人名和图案。6岁那年,殷超寻思着要把自己的名字编在扇子上,硬是背着父母凌晨两三点便悄悄起床,点起煤油灯把名字编好,已是天亮,这才安心地睡去。 
 
  就是这股倔强,在10余年后催生了竹编史上划时代的创造。高中毕业后,17岁的殷超回家务农,有了更多的闲暇从事专业性的竹编艺术创作。1982年,殷超历时33个小时,用坐标编织法完成了一幅73×32cm的“乐山大佛”,使用的竹丝细度为1/6厘米,在当时的竹编行业以及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独创“草图直接编织法” 
 
  让殷超奠定了竹编界地位的,还是他独创的“草图直接编织法”。说起那段创作的经历,殷超说,真是一波三折。 
 
  “乐山大佛”的成功,反而引起了殷超对原始的坐标编织法的反思,这种方法效率极低且不易学编。怎样才能提高编织效率和速度? 
 
  经过反复实践,殷超尝试了“尺寸控制法”。这种方法依据的是图纸上的尺寸与编织产品的尺寸相对应或成比例的原理,设计效率提高了5至10倍,编织速度也提高了一倍。可是随着竹编从普通日常用品步入工艺化,对竹丝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从1/6厘米到1/8、1/20……甚至1/30厘米,如果要把复杂的山水、人物、花鸟和书法作品都原汁原味地展现在竹编之上,“尺寸控制法”显然达不到要求。 
 
  直到一天夜里,他从一个画片上看到两只可爱的熊猫,打算拷贝下来作为竹编题材。当他架起一张玻砖做成临时拷贝箱,把原稿放在下面,上面叠上一张白纸时,他忽然“灵光一闪”,假设画片上的图案为设计稿,上面的白纸为竹编产品,这样不管图案有多复杂,编织起来就非常简单了。殷超激动得跳了起来,迄今20多年间被广泛采用的“草图直接编织法”由此诞生,系列竹编工艺精品相继问世,竹编工艺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