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董事长通过公司官方网站两次发表“致歉信”,承认公司2009年12月3日至今年3月17日的产品共有9个批次不合格,致癌物苯并芘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定值,且未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消息,也未按照国家规定的召回程序进行召回,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屈指算来,事实被金浩隐瞒了长达5个月,现在发表“致歉信”,似乎迟了些,甚至可以说是在舆论逼宫状态下金浩作出的不得已之举。
关于“金浩茶油被查出含有超标6倍致癌物质”的说法,其实早在8月上旬便已见诸网络,随后被大量转载。金浩公司于当月20日在其官网上发表《郑重声明》,称此说法纯属“不实谣传”,还“希望广大消费者相信民族品牌,放心食用金浩茶油”。
打出“民族品牌”,为问题食品作挡箭牌的无良企业不只金浩。
记得在三聚氰胺浸淫国内乳制品行业之时,就有乳制品企业提出其是响当当的民族品牌。意思是,如若对其穷追猛打,外资品牌便可乘虚而入,甚至会在中国开创一个“乳制品殖民时代”。不难看出,“民族品牌”的金字招牌,已经成为某些无良企业借以平息、消弭社会舆论的挡箭牌。
事实上,品牌代表的是一种企业文化,并非纯粹经济意义上的价格砝码。
名列2007年全球百强品牌第九的美国迪斯尼公司,为了维护品牌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明确规定在迪斯尼的影视产品中,绝对不能出现色情、暴力、恐怖镜头。为了不在产品中出现“吸烟”或“有害健康的食品”的形象,迪斯尼公司甚至中止了与麦当劳的战略伙伴关系。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在品牌前加上“民族”二字,无异于代表了其所在行业甚至是国家的文化和形象,这显然是被社会广泛认可的,而不能是企业或是有关政府部门自封的。以此标准,目前国内不少品牌都还不配称作“民族品牌”,因为它们的所作所为不少都有违商业道德,企业也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未构建起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而拿“民族品牌”来遮丑护短,更是那些无良企业亵渎、扭曲乃至自毁“民族品牌”的可耻行为。
“金浩事件”无疑使人们再次警醒:莫让“民族品牌”成无良企业的挡箭牌。
(yu)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