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亚洲塑料论坛嘉宾热议行业发展前景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9月8日

  印度塑料基金会
  由于人口消费规模大以及收入增加,石化工业发展正向亚洲转移,尤其对汽车、住房、消费品以及个人保健产品的强烈需求,需要更多的化工产品。
  在印度,2020年之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计算)将翻两番,1.4亿农村居民移居城市,印度人购买汽车量和原油消费量分别为现在的3倍和5倍,这需要更多的工程塑料。
  另外,印度聚合物的发展潜力也非常大。强劲的经济发展、不断发展的人口现状以及中产阶级逐渐庞大都促进了对塑料行业的需求。
  今年,印度将投入使用再利用技术。全境将机械循环利用,聚酯等化工循环利用,南印度还将废料用于燃油相关产业,并在全国推广废料用于沥青道路等基础设施。
  日本塑料工业联合会
  2009年下半年,日本塑料原料及制品的生产值逐步恢复增长。
  2009年,塑料原料生产总量1090万吨,其中PE(聚乙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的产量占前三位;塑料消费中,包装、建筑消费居前。从外贸数据看,今年来,日本进出口塑料贸易与中国紧密,总量也最大。
  另外,日本将进一步注重塑料废料以及回收流程。目前焚烧发电的塑料回收占重要比例,2008年共焚烧发电3530千吨,占总量35%;用于机械回收的塑料有2140千吨,占21%;液化及鼓风炉回收塑料250千吨,占4%。
  马来西亚塑料制造商协会
  2010年1月到5月,马来西亚塑料工业登记总营业额为66.7亿林吉特,比2009年同期的54.6亿林吉特同比增加22.2%。增长主要受出口产品推动,从28.9亿林吉特到39.3亿林吉特,增幅为36%。出口产品占塑料产品总量的59%。
  由于刺激方案分配资金已快耗尽,下半年增长幅度可能不如上半年。因投资成本相对昂贵,同2009年相比,2010年新投资预计会减少。
  受食品领域的需求不断增加影响,塑料包装业出口会适度增加。受更强大的购买力影响,电气和电子产品的直接出口将会增加。另外,政府会对基础设施项目增加开支,对建筑和施工材料的需求适度增加。
  另外,今年马来西亚加强对塑料环保行业的重视。发布减少、禁止使用塑料袋的通知,并与联邦和州政府机构、贸易协会、政府组织大学、学术界以及相关利益者进行对话,对公众进行3Rs及PET瓶回收等教育。
  菲律宾塑料行业协会
  2010年,菲律宾预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温和复苏。2010年菲律宾塑料出口各国的系数在增长。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与2009年相比,2月汽车销量增长39.3%,且高于危机前水平,其中客车销量上涨28%,商用车迅速增长41.5%。这其中的部分产品刺激对塑料原料及制品的需求。
  另外,要提一下,菲律宾的塑料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菲律宾塑料产业的50%原材料要从非东盟国家进口,全球石化树脂价格变动剧烈影响着生产成本;菲律宾国内高昂的电价也长期困扰着石化企业。在这种情况下,炼油商Petron公司很可能采用第二套汽油硫化催化裂化(FCC)装置,争取于2014年跻身上游。
  近些年来,菲律宾一直重视教育,并注重关于固体废物管理方面的方法、立法,与多部门、产业协会、回收再利用协会、特殊弹性材料集团、PET回收再生技术开发协会等利益集团协商,并推广塑料废物转化能源的技术,例如填埋的废物气体的发电,利用氧化、光、生物等技术来降解塑料。

  新加坡塑料行业协会
  近年来,新加坡塑料制造行业的产量大幅降低。主要由于大多跨国公司搬迁至成本较低的地点,塑料消费持续下降。
  从热塑性塑料消费趋势来看,新加坡的塑料产业继续向更多增值性精密注射模塑转移。其中,家庭用品、塑胶片、薄膜和箱包的生产量持续下降;瓶罐和容器、管件和导管的生产量保持稳定或增长缓慢;电气、电子产品及商用机器(例如打印机)生产量下降。
  另外,新加坡的总体回收率从2000年的40%增长至2009年的57%,预计到2012年可达到60%的目标。未来,新加坡将增加把废弃塑料袋运至废物焚化发电厂进行焚烧的量,而不是将其填埋处理,以限制其对环境影响。
  目前,新加坡许多家庭会重复使用塑料袋来装家庭垃圾。从2007年4月发起的“自备购物袋日”活动以来,新加坡通过公众教育劝阻对塑料袋的大量使用,并培养一种节约型观念。现在有300个零售店都参与到此项工作中。
  塑料工业俱乐部·泰国工业局
  依靠亚洲贸易伙伴经济强劲复苏,泰国货物和服务出口量反弹,并以年增长率9.7%的速度快速增长。
  2010年,泰国将有更多的聚烯烃产能将投入生产。随着汽车、电器、建筑以及农业为基础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对聚合物的消费也将增长。不过目前政局动荡、泰国马塔府环境问题也制约着塑料产业。
  在充满变化时期的泰国也期待塑料行业能增强竞争力。2010年泰国国际石油公司和暹罗水泥集团分别从上游和下游新供应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以及聚丙烯,并着手系统解决环境问题,支持回收利用活动。
  台州塑料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台州拥有“塑料制品王国”“中国模具之乡”的美誉,是中国最大的塑料制品和模具生产基地。全市共有塑料制品生产企业1.1万家,模具制造企业2000多家。2009年塑料制品产量400多万吨,占浙江省塑料制品总产量的55%,居全省首位,原料消耗量近500万吨,占中国的十分之一。
  张小赧介绍,在年产400多万吨塑料制品产量中,日用塑料制品占了“半壁江山”,达51%,其次是汽摩托配和建材31%,剩下的是农渔用塑料制品等。在全国范围来看,去年台州日用塑料制品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
  模具是塑料加工的基础装备,也是加工业进步的重要技术支撑。台州塑料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模具之乡”——黄岩区模具制造业的支持。2008年,模具产业实现产值90亿元,销售额56亿元,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其中,有101家规模以上企业销售累计23.6亿元,同比增长17.9%
  目前,台州共有模具制造企业2000多家,生产塑料模具的约占85%。从塑料模具的用途看,主要是汽摩配件塑料模具和日用塑料制品模具,占总量的73.9%。部分模具生产企业正逐步向生产精密家电配件和大型汽车配件模具发展。国内是塑料模具企业的主要销售市场,但近年来这个比重减少了;而出口规模却扩大了,出口量占生产总量的11.2%,高档模具也开始向意大利、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出口。
  在全国市场,台州生产的日用塑料制品七成的占有量存在着较大优势:基础好,但仍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多数这些塑料产品档次低、同质化严重。同时,地区内企业竞争激烈也给企业带来了很大压力。张小赧说,与特百惠、乐扣乐扣等国际知名品牌相比,台州产的塑料制品在质量和价格上也存在较大差距。
  另外,台州地区没有一家石化企业,缺乏来自上游石化产业的支撑;台州本地也没有相应的研究所和设计机构,造成企业缺乏材料研发能力和新产品创新设计能力。“这些都制约了台州塑料产业的发展。”张小赧认为,台州塑料行业的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企业转型升级是关键。

  塑料包装也需要可持续发展

  杰夫·伍斯特:目前负责陶氏化学公司可持续塑料包装的市场推广

  什么是可持续性?“可持续性要求在做每一项决定时都要考虑到将来,它是我们自身与我们周围世界的关系——在创造经济繁荣和社会价值的同时致力于保护星球。”这是陶氏化学公司对可持续性的看法。杰夫·伍斯特指出,当未来石油被耗尽、水源枯竭、气候变化等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时,人们就会意识到可持续性是多么的重要。
  塑料包装也需要可持续性。据美国化学委员会的研究显示,10亿个塑料包装,每个包装减少0.5克塑料使用量,其节省的能量相当于551辆汽车一整年的时间没有上路。除了节省能源,塑料包装对保护产品、方便运输等都有显著的作用。
  塑料包装可防止食物变质并防止减少损害,因而与其它资源相比,塑料能节约更多资源。例如,将400克黄瓜包裹在1.5克的塑料里,保存时间可以从3天延长至14天,减少人们去商场的频率。在某一程度上说,也减少了人们出行时的汽车燃油。
  塑料原材料消耗和能源使用少、温室气体排放低,对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也少,这些要素支持了塑料的可持续性。一些传统塑料,为包装和其他应用提供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可持续性必须要包括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产品生产到报废的全过程。生命周期思维是一种客观而科学的方法,对包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生命周期评估可用于量化各种选择的影响,包括包装的选择。”杰夫·伍斯特说,减少塑料薄膜的厚度、包装重新设计以及材料替换都是改进可持续绩效的选择。
  包装可持续性的益处通常并不明显,但检测包装的功能及性能,便可了解此点。可通过增加“性能或价值或产品保护”和“减少资源消耗量”两种方式改进可持续性。前者,可以延长保存期限、减少由于陈化或损坏造成的浪费以及保护医疗设备;后者,应该避免生产未包装便废弃的食品,减少塑料包装膜的厚度以及更换包装材料等。
  塑料行业问题的科学对策

  沃夫冈:欧盟塑料制造商协会特殊项目顾问

  “塑料是一种节能材料,可代替其他产品节省能源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在生产和使用阶段尤为重要。”沃夫冈博士认为,塑料行业的前景辉煌,但也要正视光明产业的背后所存在的问题:塑料袋、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危机。
  据欧盟27个成员国和2个非成员国的统计数据来看,2008年消费后废弃物的总量约为2490万吨,其中63%的塑料废弃物来自食品包装。这些废弃物被人们丢到环境中,还引发了海洋垃圾等各种环境污染问题。
  在过去的10年里,欧洲塑料工业已投资5000万欧元促进对塑料报废废弃物的管理,并取得一定成效。按废塑料重量计算,2008年平均回收率为51.3%,比前一年增加了1.7%,其中瑞士的塑料回收工作做得最好,回收率达到了99.5%。
  据悉,目前的欧洲国家,多数市民都能自觉分类包装废弃物。“公众的支持是基础,塑料回收是一项全民大行动。”沃夫冈博士表示。政府也可以制定填埋禁止令和填埋附加税等法律措施,建立可再循环和再加工的能力容量,保证回收工作顺利进行。
  塑料是一项可再生资源,在循环使用方面也要得到重视。一些顾客在买了塑料袋回去后,就不再使用它,这属于浪费行为,人们首先要改变这个观念。当然,不同塑料,循环利用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些可以送到工厂再加工,有些废弃物可用作堆肥,有些塑料可用来转换成能源等等。
  如何保证塑料从生产到废弃塑料的循环利用有一个好的形式,沃夫冈认为,应该在塑料生产商、加工商、零售商及回收厂之间建立联合国家的行动计划,实现双赢的形势,也保障了废弃塑料的循环利用工作。
  塑料产品的可循环性,在代替其他产品、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也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保温、食品包装以及可再生能源生产过程中使用塑料,可获得显著的效益。根据有关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预计使用收益可能比生产和废弃物管理带来的排放之和高出9至15倍。
  南非在塑料废弃物、包装袋处理方面的对策

  戴维休斯:现任南非塑料联合会常务董事

  “是等到压力促其行动,还是与之交战,并参与塑料这场辩论呢?”戴维休斯说,塑料环境问题是全球的关注热点。南非海岸线绵长,海洋垃圾的情况比较严重;再加上塑料工业技术的发展,解决废塑料问题变得很迫切。
  2002年,南非每年使用塑料袋超过80亿,使用后绝大多数被当做垃圾扔掉。后来通过政府立法对超市塑料袋征税,现在每年超市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为26亿,塑料垃圾问题也大大减少。另外,还成立了回购塑料袋的公司,每年回收利用的资金,再加上政府投入基金约550万美元,用于农村地区的公共教育活动。
  2009年,南非总体塑料回收使用率约18%,但是包装回收使用率仅30%多;同年,总体PET塑料(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的回收使用率为22%,但饮料PET回收使用率仅为32%。“我们的目标是在2015年前,总体塑料回收使用率实现35%,PET回收使用率达到50%。”戴维休斯说,下一步他们决定在塑料废弃物回收方面再加强一些,对机械、原料进行分类回收,另外对特殊型的塑料使用生物回收,包括堆肥和甲烷。
  与此同时,南非SA塑料行业投入超过1亿美元的资金用于促进报废塑料的管理;在没有受到任何行业计划的推动下,塑料回收者出于自身商业的原因,在厂房及设备上投入了5000多万美元,来提升塑料回收率。
  为保证塑料回收工作的顺利进行,2009年南非还颁布了一系列不同的废物法案。通过减少、重复使用、回收和循环利用的方式对塑料废物进行分级。在法案中,还推出了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目前南非正在制定执行策略。另外,他们还成立了回收行动小组,来处理纸张和塑料工业的问题,并雇用了一名顾问来专门指导。
  “目前,废物法案是南非处理各种塑料污染问题的主要驱动力。”戴维休斯也希望,通过这项法案让各行各业对其废物负责,并教育消费者,让每一个人都认识到对废弃物与环境尽责。
  “限塑令”任重而道远

  翁云宣: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在商场、超市、食品店等场所,总能看到标有不同图案的塑料袋。据中国塑协2007年统计,塑料购物袋在中国大陆年产量高达200万吨以上,消费总量超过160万吨,而回收率仅在10%至20%之间。废弃塑料袋该如何处理?“白色污染”该如何解决?
  山雨欲来风满楼。2008年6月1日,《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正式实施。它明确规定“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购物袋有偿使用的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目前,“限塑令”取得了初步成绩。全国的超市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三分之一,相当于减少塑料消耗27万吨。据测算,现在商品零售场所每年至少可以减少塑料的消耗约40万吨,节约石油2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60万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曾这样点评“限塑令”:“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其治理塑料袋污染的决定对亚洲乃至全球都可能产生影响。”“这是个具有积极意义的决定,突显出治理塑料袋污染的国际趋势。”
  “限塑令”任重而道远。在集贸市场等场所实施的效果并不明显,这也是翁云宣他们目前工作的重点。
  他认为,污染小的传统塑料袋、布袋、降解塑料袋等是未来购物袋的发展方向。翁云宣说,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物基塑料,生物分解后不增加环境压力。制品废弃燃烧后,可直接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