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圆珠笔:离书写越近,离艺术越远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9月6日

  [导读]书写工具不断改进,越发便捷,这其实是知识逐渐从士大夫阶层走进大众的反映,让常识和知识距普通人越来越近,但同时,也让艺术越走越远。
 

  早期圆珠笔广告

   1888年,一位名叫约翰·劳德的美国记者设计出一种利用滚珠作笔尖的笔,这是早期圆珠笔,但他未能将其制成便于人们使用的商品。到了1940年,匈牙利的印刷厂校对工人比罗成功发明了现代圆珠笔,并于1943年7月10日申请了专利,1945年开始投入市场。圆珠笔与自来水笔不同,由于它使用的是干稠性油墨,油墨依靠笔头上自由转动的钢珠带出来转写到纸上,因此不渗漏、不受气候影响,并且书写时间较长,省去了需经常灌注墨水的麻烦,很快就在世界上流行起来。

  抗日战争结束后,大批美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圆珠笔也随之传入中国。那时圆珠笔价格不菲,叫“原子笔”。因为美国在二战末期向日本本土投放两颗原子弹,促成日本早日投降,在上海话中,“原子”与“圆珠”读音相近,精明的美国商人携此余威,取了“原子笔”这个名字。

  这样一个彻头彻尾的舶来品,对于知识的推广和满足大众对于书写便捷的需求,有着很大的意义。在我们的印象中,钢笔是知识的象征--早年在中国甚至有人用胸前别几根钢笔来分别有知识的程度。钢笔在发明初期是很昂贵的,普通劳动人民根本承受不起,这种书写工具与人民大众的隔绝,其实代表了知识与大众的隔绝。在圆珠笔发明的年代,钢笔已经揭去了其神秘面纱,越发普及,但钢笔书并不那么方便--不仅不时要注入新墨水,还要担心渗漏,在特殊环境如高空下,还不能自由使用。而圆珠笔的发明实际上是彻底打破了知识阶层对于文化与书写的垄断,让所有人都有更方便书写的权利。

  圆珠笔作为一种新的书写工具顺应了“方便”、“快捷”的时代要求,满足了更方便的“写字”的需求。从毛笔到硬笔(钢笔、圆珠笔、铅笔),书写工具不断改进,越发便捷,这其实是知识逐渐从士大夫阶层走进大众的反映,让常识和知识距普通人越来越近,但同时,也让艺术越走越远。对于圆珠笔,乃至硬笔和硬笔字来说,它让我们每一个人距离“书法”都更近了一些,但是仅此而已。

  中国2000多年的文明史,给我们这些后世子孙留下不少可供把玩的珍宝,书法就是其一。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与众不同的造字理念、书写工具的不断更新,再加上士大夫们的研习鉴赏以及后世文人的继承和创新,逐渐形成了一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体系”。之所以说它是“独一无二”的,是因为在没有哪个国家对于文字的书写方式、工具、章法等方面拥有如此严谨的一套理论体系和美学鉴赏体系,也没有哪个国家在文字书写方面留下了如此之多的经典范例,供后人临摹学习,以至于让本来非常实用简单的文字书写上升为一项独立的艺术形式、一项称之为“法”的艺术形式。

  既然是艺术,就是超乎生活的,与你我这样大多数普通人无关--我们大多数人,可能终其一生都只是一个“书法爱好者”,而从始至终都没摸到通往书法殿堂的门径。不但如此,坦率地说,连所谓的“硬笔书法”究竟是不是“书法”,在理论上都是存疑的。在中国“书法”中,有“用笔”、“笔势”和“章法”三个核心概念。

  “用笔”说的是每一笔画书写法度。众所周知,毛笔有“软硬”之分,亦有“长短”之分。根据前者有“羊毫”“狼毫”等区分,根据后者又有“长锋”“中锋”的不同,不同的毛笔触纸感觉不同、注墨量不同,书写的效果也完全不同。这就决定了用不同的毛笔、写不同的书体时,用中锋还是偏锋、以及起笔、运笔、收笔的速度力量角度,都各有讲究,处理方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风格。“笔势”是一个字之内,笔画之间的相互呼应。东汉蔡邕在《九势》中说道:“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在书法的范畴中,每个汉字的笔画之间都存在着奇妙的互相呼应关系,这种呼应你看不到,但是却是可以感受到的,它存在于一口“气”中,这口气把本不相连接的笔画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气势磅礴的整体。“章法”说的是一篇作品中,字与字之间关系的学问。哪里密集哪里稀疏,甚至哪里墨色浓哪里墨色淡,都是有通篇考虑的学问。古人有“字划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之说,谈的就是章法的妙处。

  这三个概念从一个笔画的微观到一幅作品的宏观,系统地描述了中国书法的技法与法度,事实上,也正是有了这些,“书”才能真正称之为“法”。这三者都是基于毛笔之毫端、墨色之浓淡而来,硬笔字如何体现“用笔”、“笔势”和“章法”?在硬笔书写中,根本无从谈起,无法可依。我们大多数人所做的,不过是“写字”而已。人们在享受圆珠笔带来的书写便捷的同时,离“美”则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