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3日,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董事长代表公司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及会费标准、修改后的协会章程;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六届理事会并颁发第六届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证书,我公司被授予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第六届常务理事单位证书,董事长宋斌被授予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证书。
行业的发展趋势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所以准确及时把握行业方向、积极响应行业要求是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为使大家对有关内容多一些了解,更好的了解行业大方向,现将“电池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部分内容向大家做简单通报:
一、“十一五”电池工业取得的成就和进步
2009年,化学电池总产量约323.25亿只,超过全球电池总产量的一半;2009年铅蓄电池产量为12000万KVAh,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达19.9%;太阳能电池总产量约4011MW,达到全球总产量的40%。
2009年,销售收入最高的企业已超过200亿元,20亿元以上销售收入的企业近20家,亿元以上的企业超过100家,全国电池行业已有近30家企业在国内外上市。
我国已成为世界3大小型二次电池主要生产国之一,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传统的铅蓄电池通过技术改进,正朝着密封免维护、胶体等新型蓄电池方向发展;锂离子等动力车用电池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二、“十二五”期间我国电池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电池工业将面临新的发展环境,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时代新要求赋予电池工业更多的使命。
(一)有利条件
新能源特别是各种电动车用动力电池将成为今后各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也为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需求空间。太阳能电池等可再生能源以及相配套的储能电池等新能源领域将是持续投资的主体,也为电池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二)面临的挑战
1、由于出口额的减少,价格的降低,电池企业已进入微利时代。
2、由于政策对新能源产业的重视,造成当前投资规模超出了市场需求,新能源产业刚上马就出现了恶性竞争,部分企业面临着未投产即歇业的困境。
3、动力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经过市场考验的品牌不多,技术水平不高,电动汽车处于起步阶段;大容量的纯电动车电池尚需实施产业化技术突破,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尚需实现自主化生产;电动汽车的技术路线、混合系统技术瓶颈等产业链上的问题也会影响动力电池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刚刚起步,质量问题不断,技术尚未成熟就开始“大跃进”产业化,将会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4、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电池高科技领域将是今后技术贸易争端发生的“重灾区”,技术贸易壁垒将是“十二五”期间电池行业面临的最突出的挑战,也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5、电池的技术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池新材料的开发与水平,电池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主要取决于电池装备的精密度和自动化水平。由于我国的电池装备和材料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较多的关键电池材料、配件和机械设备目前仍被部分国家垄断。
6、部分企业因管理问题造成的环境污染、职业健康等个案事件的发生带来负面影响和不正确的导向。
7、我国动力车用电池目前95%以上为铅蓄电池,电动工具电池70%以上为镉镍电池,动力用氢镍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
8、“十二五”期间,铅蓄电池仍将以较快速度增长,但我国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生产效率低,过程风险较大,而国外的生产装配价格昂贵,难以在行业内推广,因此,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生产设备,对降低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具有现实意义。
9、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任务艰巨。目前我国铅蓄电池铅的利用率偏低,大功率电池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存在较大差距,研究提高铅蓄电池的功率特性,降低铅的耗用量,对降低铅蓄电池成本、节能减排、节约资源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目前每年约产生废铅蓄电池200多万只,回收再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的解决已刻不容缓。每年产生的大量废弃的锂离子电池等一次电池的资源化利用,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深远意义。
10.标准化管理混乱,电池及相关材料标准有多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争盘,影响了行业发展,加强标准化建设和统一管理迫在眉睫。
三、“十二五”电池工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
大力推进电池行业的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绿色能源、低碳排放、循环经济为特征的新电池工业体系;以自主创新、结构调整为基本动力,实现电池大国向强国的的转变。
2、基本原则:
坚持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相结合,推进新型电池发展的同时,不排斥传统电池产业的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支持部分企业,特别是内资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产权结构调整,优先快速发展为行业骨干企业。
鼓励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立,加快新型动力电池、储能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加快实施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有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国家办厂。
3、主要目标预测:
产业增长重点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三大领域,增长贡献率较大的主要电池品种有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和氢镍电池、动力和储能用铅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和一次锂电池。
四、“十二五”电池工业发展、调整的重点
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关键电池材料、机械装配等都是“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其中,铅蓄电池重点发展阀控密封、胶体、卷绕式、双极性、超级电池、铅碳电池等新型点蓄电池,为动力和储能提供新型电池产品;鼓励节能汽车用36V/42V电池系统和低速纯电动车用新型动力铅蓄电池的研究开发和市场应用;推进铅蓄电池减铅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淘汰开口式铅蓄电池;加快铅蓄电池企业、再生铅企业的技术改造,实现清洁生产。十二五期间,锂离子动力电池将作为电池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鼓励加快动力电池和小型储能电池的产业化技术突破,加大锂离子电池在电动自行车、节能汽车及小型纯电动车等应用领域的推广应用,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力争“十二五”期末电动工具用锂离子电池达到电动工具用电池总量的50%以上,动力车用锂离子电池占20%左右。十二五期末,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争取达到200瓦时/千克,功率密度达到1.2千瓦/千克,电池组循环寿命达到2000次,电池成本达到1.5元/瓦时以下。
五、主要措施和政策建议
鉴于电池工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和调整重点,协会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行业整合能力以及实现铅蓄电池从冶炼到回收再生形成封闭式循环”等相关措施,并向政府提出了有关建议:
1、建议借鉴美国、日本经验,将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关键材料列为国家重大产业化项目,自主有条件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实施技术突破和产业化。
2、建议出台鼓励扩大新型动力电池政策,如税收优惠、政府补贴。
3、建议出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的鼓励政策,推动锂离子动力车的普及。
4、建议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给予专项资金资助。
5、建议建立太阳能电池材料、铅蓄电池等回收再利用企业的准入制度,提高门槛。
6、建议恢复密封免维护铅蓄电池等新型电池的出口退税,提高我国铅蓄电池的国际竞争力。
7、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落实“轻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充分发挥协会的“协调”和桥梁作用,支持协会加快组织“行业工程技术中心”、“标准化中心”和检测、信息中心3大中心的建设,提高协会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另外,中国电池工业协会2010年下半年的工作安排中有几项与我公司密切相关,分别为:将于12月份完成的《铅蓄电池准入条件和管理办法》,8月份完成的《电池工业重金属污染防控专项规划》,《电池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方案》,12月份完成的《电池行业十二五规划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环保部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项目推荐》,9月份举办的“第三届铅回收再生环保技术论坛”,12月份完成的“2010年电池行业年鉴编写”,“电池行业科技创新产业化项目推荐与评审”,“军用电池集中采购(标准、标书、评标、检测等)”,望有关部门及时予以关注。
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电池工业仍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产业。在公司领导前瞻的战略决策下,我公司当前与行业保持了一致的发展方向,基本保持了一致的发展步伐,只要我们所有圣阳人齐心协力,定能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