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了解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需要交付一定的费用,那属于有偿信息。”
西方经济学中有一条德尔菲气象定律:气象的投入和产出比为1∶98,即企业在气象信息上投资1元,便可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在不同的条件下,不但可以避免损失,也会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率。气温发生1℃变化,商品的销量就会随之发生较大改变,气象与经济的联系已越来越紧密。
天气的变化,对羽绒服销售的影响非常大,作为羽绒服企业,若能提前知道季节的早晚以及天气的冷暖,就能科学地提早对生产销售做长远计划,就能降低投入成本,在经营上获得最大的利润。因此,对羽绒服行业来说,企业或行业组织应该建立一套气象预警机制,提醒企业注意气候变化可能给行业或市场带来的影响,使企业能较早地在产品结构方面进行调整,比如减少厚重羽绒服的生产量,增加轻薄羽绒服的产量,这样就能适当延长羽绒服的销售季节,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随着气象科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气候并非不可预见。据悉,早在2006年前,就有气象专家预见到2006年会是一个暖冬,然而遗憾的是,这并没有引起大部分羽绒服企业的注意。由于体会到了暖冬给自己带来的无奈,不少羽绒服商家表示,如果有可能,他们愿意花一些钱,以了解专业的气象信息。
2006年的暖冬让许多羽绒企业吃了不少苦头,今年又会是怎样的情况?2010年已过一半,羽绒服行业能否收获另一个寒冬里的“热火朝天”呢?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和北京维艾思气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
他们都表示,建立气象预警机制是他们共同的设想,气象经济是值得重视的。但当记者追问今年的天气走势时,他们却都闭口不谈。中国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我们的网站会免费公布未来十天左右的天气变化,如果想了解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需要交付一定的费用,那属于有偿信息。”
北京维艾思气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赵老师也不愿透露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的天气情况,他说:“如果企业有需要,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定制天气预报材料。羽绒服企业,天气对他们的影响太大了,不少羽绒服企业购买我们公司的预报材料,根据预报材料来确定大致的生产规模。请原谅,我无法告诉你未来的天气情况。”
其公司的另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可提供多种形式的预报材料,如要提前订购半年的预报材料,则能在2月底和8月底这两个时段分别订购。”
有气象专家表示,从近20多年的天气变化来看,极端天气在逐渐增多,这是比较明显的趋势,而2010年的极端天气事件会更多。
虽然在采访中无法得知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气象预警机制已经被气象研究机构和服装企业们所重视。他们也正在引导人们由“靠天吃饭”向“用天吃饭”转变,利用可以预知的天气情况为企业生产服务,减少因突发天气状况造成的损失,增加企业的收益。对于羽绒业而言,气象信息已是赚钱与亏本的重要情报,即便情报是有偿的,但由这收获的利益应该远大于投入。
案例·2006年“最暖冬”
暖流来袭 降价幅度历年最大
2006年我国气温持续升高,是自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气温升高对于羽绒服这个靠天气吃饭的行业无疑是一把利剑,曾经深深地刺伤了整个羽绒服制造的积极性,2006年的“暖冬”让羽绒服行业经历了最“寒冷”的一个冬季。这曾让许多业内人士悲观失望、唉声叹气。
冬天的温暖如春让不少市民如释重负,但是,对于一些生产、经营羽绒服的企业来说,2006年的和煦阳光真比寒流还刺骨。“没有想到,冬天这么暖和,让我们受到了如此大的损失!”不少羽绒服企业曾这样感慨。据了解,2006年羽绒服企业的产销率能达到60%以上就算好了,70%以上就算很不错的成绩,而一些主要产区的中小企业的产销率仅为30%左右,甚至更低。这些积压的库存,大部分集中在大众化、中低档、非名牌产品上。
2005年某羽绒服企业产品库存量只有10多万件。由于2006年对天气判断失误,仓库内的产品堆积如山,库存量达50多万件。不仅如此,外贸企业也受到暖冬影响。暖冬是全球性的,在影响国内市场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国际市场,而且,外贸企业的订单都比较大,动辙几万件。
北方以往的冬天应该是非常寒冷的,是冬衣的销售旺季,可2006年的天气一直是艳阳高照,本来的五九严寒却给人春天的感觉。以前的11月、12月和1月是销售羽绒服的旺季,可2006年压根就没旺季,许多羽绒服店面平均一天都卖不到一两件。由于销量不好,各商家不断推出的降价活动,市场行情不妙。北京不少商场,春装的提早上市,让羽绒服成为打折的主力军。尽管折扣越来越低,但消费者购买的欲望并不强烈。往年春节前,正是羽绒服销售的小高潮,但2006年春装却抢了羽绒服的风头。
同时,2006年的羽绒服市场终端运营模式与竞争手段也经受着羽绒服市场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市场中也出现了盈利模式老化的现象。
伴随着销量不佳的状况,延伸出库存积压、拖欠上游面料企业的货款、羽绒原材料产区的收购价格回落等一系列多米诺效应,可以说,殃及的层面和区域是非常广泛的一次。羽绒服滞销,原料厂的日子也不好过。2005年同期,质量较好的羽绒能卖到20万元/吨,而2006年每吨只能卖到16万元。由于暖冬,在西部最大的羽绒制造基地铜梁,20多家羽绒厂在2006年有过半提前停业。
2006年以来,不断出现的羽绒服生产商及持续扩大的规模刺激了羽绒的价格飞速上涨,很快每吨羽绒由原来的20万元涨到了最高时的39万元。但市场是无法预测的,由于暖冬现象出现,羽绒服市场疲软,盲目跟风下的羽绒服装产业受到冲击,也开始变得混乱,价格战在所难免。降价幅度成为历年羽绒服销售之最,低于生产成本的抛售显然给羽绒服制造业造成了巨大的硬伤。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检测的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羽绒服的平均市场单价还在380元,2006年已经降到了270元,出口单价为160元,也是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