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律鼓天音:乐声舞影里的古代广州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7月22日   来源:华夏经纬网

  从上古到清末,岭南的乐舞经历了怎样的发展?与南方百越少数民族、与中原、乃至与海外与西洋,有怎样的交流融合风貌?

  在广州博物馆开展的“歌舞升平——丝绸之路上的乐舞文物特展”已经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还将延续到8月9日。这段时间里,近6万人次的市民饶有兴趣地参观了这来自内蒙古博物院、宁夏固原博物馆和广州博物馆的240余件文物。这次展览的主题是“草原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亦是乐舞文物。夏商时代蚌壳磨制的舞人形象,秦汉墓中发现的乐俑,唐代骑马吹笙的女俑……240余件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文物,展示的是自有文明以来,中华民族“歌舞升平、礼乐安邦”的美好愿望。而在其中,广东的乐舞史,也依稀可见脉络。

  广州博物馆馆长程存洁博士告诉我,从展出的乐器文物可以看出,岭南地区一直在经历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些文化交流,有作为百越民族聚居区与中原的交流,也有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镇与海外的交流——“汉墓出土的陶鼓可以证明,广东也有悠久的鼓乐历史”;“长袖舞俑证明了一种汉越融合的文化趋向”;珍贵的天响琴有着复杂的传承故事;明清时代的乐器受西洋影响,表现出中西交融的风格,但其中一些藏品仍然缺失,比如“早期教会来广东传教,一定有西洋乐器随着唱诗班的需求传入中国,但这些文物现在还没有收藏到,是一个遗憾”……

  击鼓其镗:古代越人以铜鼓为重要乐器

  铜鼓和大家习惯的大鼓、腰鼓可不同,是一种使用铜和少量锡、铅和锌相配合铸造的金属敲打乐器,是珠江流域先秦以来先民的发明创造,铜鼓的制作,是古代西部越人文化最令人注目的特色。它的形状特征,可以用“通体皆铜、平面曲腰、一头有面、中空无底、侧附四耳”来概括。鼓面上中心略微鼓起的地方,叫“光体”,光体向四周辐射的射线,叫“芒”。多数学者把光体与芒合称为“太阳纹”,认为是对太阳神的一种崇拜;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它象征的是火焰。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些花纹不仅仅是美观与图腾崇拜,更有实用的音乐意义。比如2007年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百越研究》中收录的江瑜《古代铜鼓社会功用考察》一文,就提出作为打击乐器,鼓面中心圆凸的部分最厚实坚固,能更好地承受打击的力度;这些芒则是用来传播鼓声的声波,并对中央打击点起着支撑的作用。

  不管怎样,过去大家以为铜鼓是典型的广西、云南一带的乐器,其实我们知道,所谓“两广不分”,至迟到先秦时代,广东地区就出现了铜鼓。程存洁说:“古代广东属于百越地区,有大量的铜鼓文物存在,但因为铜鼓是可以移动的小型器物,所以之前发现的一些埋藏的铜鼓,都不能作为断代证明。而此次展出的一件从汉墓出土的陶制铜鼓型陪葬冥器,则有准确的年代。可以证明广州古代的音乐中,有铜鼓的存在。”

  当年的铜鼓,发音清朗明亮,可传甚远,因此广泛应用在战争军事、祭祀集会、娱乐葬事中,逐渐由乐器兼有了礼器的功用,是权力的象征。大小也有讲究,越大的鼓证明拥有者的地位越高,而展览中的这个陶制的鼓是作为陪葬品制作的,不能敲打,是按比例缩小的当时的铜鼓模型,造型生动。

  钟鸣鼎食:典型的南越乐器

  钟一般分为铜甬钟和铜钮钟,其中成组按照大小顺序悬挂的,称为“编钟”,在这次展览中,两种古钟恰好都出现了。大家熟悉的那两套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编钟,一套钮钟共14件,一套甬钟共5件,都有正鼓音和侧鼓音,是所谓的双音钟,经过鉴定,都是南越国自己铸造的。

  而这次展览中虽然也有华丽的编钟,但更吸引我的则是一座西汉羊角钮铜钟。羊角钮钟可不是圆柱、圆锥形状的,如果从中间把它横截开来看,会发现它很像一个橄榄,竖起来看的话,上小下大,顶部有竖长型的穿孔,还有一双羊角形状的钮。研究表明,这种钟只分布在云贵、两广、湖南南部和越南北部,北方是绝对没有的。它流行的时间也不算长,仅仅从春秋时期流行到西汉而已,到了东汉就已经不复见到了。

  分布区域这么有限,流传时间又这么短,可见广州博物馆馆藏的这一座羊角钮钟有多么珍贵了。程存洁介绍说,它是一种古老而且极富地方特色的民族乐器,是岭南和西南地区有代表性的器物,对研究我国南方古音乐有着重要的意义。

  舞俑蹁跹:乐舞组俑与长袖舞俑

  秦汉时期,舞蹈可以分成“雅舞”和“杂舞”两大类,前者是祭祀祖先等大典上的舞蹈,后者是贵族欢宴时的娱乐性舞蹈。从出土文物看,南越舞蹈既有“百越式舞”,又有中原的“杂舞”。有趣的是,以南越国为例,“雅舞”都是一色的“越式舞蹈”。

  据研究,周代宫廷流行的有大舞(《六代舞》)和小舞,这些舞蹈又可以分为文舞和武舞两大类,分别它们最好的方法就是看舞者手里拿什么啦,文舞持羽、龥,武舞持干、戚,目前南越国所见的越式舞俑,着装比较正规,姿态与之相近,可见南越的舞蹈与中原地区先秦的古乐舞有着密切关系。

  而此次展览中一件重点展品,是“长袖舞俑”,因为南越的汉式舞蹈现在目前仅仅发现了这一种的实证,其他那些巾舞、拂舞之类的都没有确实证据表明流传到岭南过。这个长袖舞俑证明了南越对中原舞蹈文化的吸收,因此,程存洁在向我介绍展品中的这件“长袖舞俑”时极致赞美之词,用上了“罗衣从风”、“长袖交横”、“裙似飞燕,袖如回雪”之类的词来形容,让我的好奇心达到顶点——然后在见到实物之后跌到谷底。

  好吧,我明白西汉的造型艺术不可能那么栩栩如生,但是要把如左图这样的一个泥人儿,呃不,陶俑,理解成“流风回雪,翩若惊鸿”,那的确需要更多的想象力啊……

  古琴绝响:岭南琴派独树一帜

  这次展览中的另两件重点展品,也是之前媒体们比较重视的,是两把古代名琴——天响与寒涛。由于天响琴年代有争议,程存洁还专门搬出厚厚的《广东文物》来指给我们看。

  原来,早在1938年10月21日抗战时期广州沦陷前,“天响琴”等一批广东珍贵文物就被当时的文化界人士和学者冒险抢救转移到香港。1940年,以爱国人士叶恭绰为主任委员的中国文化协进会在港举办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东文物展览会”,“天响琴”成为其中重要展品。这是这把古琴最后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然后就不知所踪,直到如今被广州博物馆收藏并展出。

  相传这件古琴是唐代四大名琴之一,是成都名匠雷氏所制,曾为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旧物,后被广东十三行富商潘仕成的海山仙馆收藏,民国初年由广东藏家黄咏雩所藏,之后被广州博物馆收购。1989年,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郑珉中对“天响琴”年代提出质疑,认为其应该出自明代。

  而寒涛琴也很有来头,它曾是明代广东著名学者、理学家陈献章收藏和使用的乐器,音质好、音量大、音域宽,反映了400多年前我国乐器制造匠师的高超技艺。

  可以看到,两把古琴都是琴面13徽位、琴底双雁足。由于年代久远,琴弦早已不知道断了多少次、换了多少回,仅剩的几根也只是聊应故事。但琴身形制还都完好,漆色应该是经过修复重漆,光可鉴人。古琴一向是古典文化的重要象征符号,甚至比铜鼓编钟更让人遐思。面对这两把名琴,怀想盛世琴音,令人不得不唏嘘时光如江水滚滚东去,浪淘尽多少英杰。

  广州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从秦汉时期开始,中原的古琴文化就传入了岭南,广州南越王墓出土就有古琴残件,两晋、两宋北人南迁,更是把中原的古琴文化带进广东,相传《古岗遗谱》就是当时留下的南宋宫廷琴谱。明清以来,广东著名琴家辈出,“绿绮琴”、“凤凰琴”、“天响琴”均是收藏在广东的古代名琴。而且,广东古琴音乐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自成一派,称为岭南琴派,在中国古琴诸派中独树一帜。

  唱龙舟:广州特有曲艺形式

  这次的展品中,近代部分尤其让我感兴趣的,是与“唱龙舟”有关的通草画、歌谱和龙船棍实物。

  唱龙舟,并不是我们脑海中常有的龙舟的物体形象,而是民间说唱的一种。龙舟本是端午节期间比赛用艇的名称,而民间艺人、曲艺作者却用锣鼓点配衬,编成合韵律的民歌。后来演变成曲艺、粤剧的一种“曲牌”,成为带有浓郁乡土味、易编易唱易懂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唱形式。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句法结构与木鱼比较接近。演唱时一人手执木雕小龙舟(舟上人物可用线牵动),胸前挂小锣小鼓,边唱边敲,用以掌握节拍。

  龙舟用广州方言演唱,形成于清乾隆年间。艺人多在渡船上为过渡者演唱,演唱者手持一支杖头木雕龙船的长棍,胸挂小锣小鼓,边敲边唱,内容以神话故事和劝善祝颂为主,基本上是吟诵式,腔调朴素粗犷,富有乡土气息。这一广式音乐形式并没有消亡,近年仍有唱龙舟的艺人们在街头表演,有趣的唱词和表演形式,被80后的年轻人称为“粤语RAP”。

  龙舟的传统曲目内容丰富,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主。如《八仙贺寿》、《仙姬送子》、《昭君和番》、《三聘孔明》、《凤仪亭诉苦》等,都颇受群众欢迎。辛亥革命前后,曾有所谓“社会龙舟”(或称“政治龙舟”)出现。这些作品。评述时局,抒发政见,对鼓吹革命,起过积极的作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社会龙舟庚戌年广东大事记》。

  x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