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家电召回新规将出台 内外一视同仁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7月12日   来源:《新民晚报》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分别针对家电和汽车公布了召回管理规定和条例的征求意见稿,质量投诉始终居高不下的家电产品首次被列入召回管理范围,一直被消费者质疑“赔偿少得可怜”的汽车召回也抬高了“隐报”的违规成本。本次意见征求到明天截止,新规定有望年内出台。

  家电召回

  生产者承担两项费用

  在新公布的《家用电器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家电召回的范围:因设计、生产、指示等方面的原因使某一批次、型号或类别的家用电器中普遍存在会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产品。家电召回的方式有企业主动召回和质监部门责令召回两种。生产者来承担消除缺陷的费用和合理的交通运输费,有隐瞒问题不报、不履行召回义务、不停止缺陷产品生产的,可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

  ■ 解读日前有知名品牌紫砂煲被曝添加化工原料,企业从主动退货,到证实“无毒无害”后便不再退货,“召回还是不召回”几乎是自说自话。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分析说,以往家电产品一有质量缺陷都参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或“三包”条款来解决,但这些条款对产品的退换货时限规定太短,往往待消费者发觉产品缺陷时,产品早过了“三包”规定的追溯期。而实施召回管理后,“问题家电”的召回将有法可依,再遇“紫砂门”则须强制召回。

  召回范围

  境内境外一视同仁

  值得一提的是,家电和汽车召回管理规定和条例,都明确表述将对境内境外厂商一视同仁。如:“生产企业在境内对家用电器产品的召回措施应当与在境外召回的措施相当”,汽车产品的进口商或境外生产者在境内的代理商也列入召回主体。

  ■ 解读在近年来外资品牌的众多召回事件中,屡屡因标注“中国大陆市场不在召回范围内”让中国消费者难以接受。质监部门有关负责人承认,我国产品召回制度的缺陷和不完善,是造成我国消费者遭遇“召回歧视”的根源。有了制度上的保障,外资企业将没有理由再对中国市场实施召回差别化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