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广东外贸鞋企积极转战内销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6月22日   来源:中国鞋网

  5月18日至21日,第二届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下称广东外博会)在东莞市厚街举行。财新记者在会上获悉,广东省诸多外贸企业都在积极转战内销,不过知易行难。

  记者了解到,内销第一大难关是找不到合适的销售渠道:自建销售网络成本高、风险大,与商场和超市(下称商超)合作门槛高、收费多,欲走网络销售之路一没经验、二没人才。

  此届外博会由地方政府全额出资,旨在为广东的外贸企业搭建内销对接平台。参展企业可获免费展位,一些重点扶持的企业还可部分获得展位装饰费用的报销;采购商进场享受星级待遇,不仅可在周边的50家星级酒店免费吃住,机场免费接送,一些重点采购商还可享受交通补贴。

  会上,财新记者获悉,参展商均为有意拓展内销市场的外贸企业。一些先行者已在国内市场摸索了七、八年,大部分企业则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才开始尝试内销,还有一小部分企业仍在观望中,面对这个庞大的缺少秩序的市场不知如何下脚。

  多家参展企业告诉记者,受劳动力价格、物料成本的提高以及人民币升值影响,加之国外采购商普遍降低报价,外贸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程度甚于以往,残酷的现实迫使企业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国内市场。

  外贸企业转内销,最直接的障碍是渠道之困。对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自建渠道不太现实,最好的方式是与商超合作。然而,进商超要面临层层审核,即使通过了审核,还需面对高昂的入场费、条码费、各种店庆费、堆头费及销售额返点费等。在一定时间内若不能达到商超规定的营销额,还要面临被退场的命运。

  深圳一家眼镜外贸厂的老板对记者说,他最期待的是有人能准确地告诉他,做内销的成本到底是多少,看他能否承受。

  若自建销售渠道,这些企业则普遍面临品牌建设、人才难找、定价失准等难题。东莞一家儿童服装厂的业务经理称,为适应国内市场,他们决定重新设计一批儿童服装,“这需要那种对市场敏感且有经验的设计师,可是我们招工一年多,都没找到一个合适的。”

  一家港资鞋厂的负责人说,“现在包装一个品牌的难度比以前高了很多,我们不敢想象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提高一个新品牌的认知度。”

  东莞厚街鞋业联盟经营部经理文海斌告诉财新网记者,过去外贸企业只需按国外合作伙伴的要求把产品做出来,然后装箱发货即可收到货款。“他们不需要考虑款式、研发、销售渠道、终端等等复杂的问题。”现在做内销,所有的问题都要考虑到,“内市场的情况又这么复杂,适应起来当然非常困难。”

  据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介绍,目前广东省各类企业进出口贸易已全面回稳。去年12月单月,外资、私营、国企和集体企业进出口额分别增长33.7%、34%、25.6%和15.9%,对美国、欧盟、东盟和日本等市场的出口也分别呈两位数增长。

  尽管国外市场有所恢复,但很多企业仍然面临销售萎缩的困境。在虎门设厂的台企万山礼品设计公司,受金融危机影响,过去800人的厂目前只剩下一两百人。总经理罗士铨表示,“留下的都是跟了我们10、20年的老员工,为他们着想也得继续撑下去。”此次参展,便是寻找机会,“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先做下去。”他说。

  第二届广东外博会共设2351个展位,1058家广东省内的外资企业到场,展出家电、电子、服装、玩具、食品等八大类过万种产品。8400多家采购商派出采购团队,与参展企业洽谈对接。

  据大会组委会介绍,凡在中国大陆有投资的国际知名商业企业,都派出了买手参会采购。其中沃尔玛、家乐福、好又多等57家大型采购商在采购洽谈区设立100个展位,与各类生产企业形成对接。

  据组委会统计,四天的外博会共签约5369个项目,成交金额共539亿元,签约项目数和成交总额分别比上届外博会增长10.04%和5.95%。其中,家电类产品成交额187亿元,占总成交额34.67%;食品饮品类成交44亿元,占总成交额8.16%;服装服饰类成交36亿元,占总成交额6.68%。这三类产品成交额居于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