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小黄最近发现,自己常喝的一款碳酸饮料,净含量由600毫升变成了550毫升,可价格还是3元。“这不是变相涨价吗?”
昨日上午,记者在市内一家大型超市看到,各种包装的饮料刮起了一股“瘦身潮”,不少饮品的容量都比之前少了25—50毫升,但是价格大多没有变化。其中,新包装的统一鲜橙多由500毫升变为450毫升;可乐、雪碧、芬达等易拉罐装饮料,包装已经从355毫升降到了330毫升;部分品牌啤酒的罐装版本也由350毫升降为330毫升。
超市工作人员称,对于消费者而言,调价更为敏感,如果仅仅是饮料的容量缩水,大部分消费者不会太在意。
据悉,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明显,推动了塑料等饮料包装价格的上升,为降低成本,厂商不得不想法应对。不过,新包装的销售往往伴随大力度地促销,如中奖率较高的再来一瓶,买二送一等。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