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上周最新公布的一批进境不合格食品通报名单中,26吨新西兰“奥兰超级金装婴儿配方奶粉”因碘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而被退货。
据法制晚报报道,据统计,质检总局14个月以来的通报名单中共有34批次超过270吨不合格进口奶粉被销毁或退货,其中四分之三为婴幼儿奶粉。
在通报公布的不合格进口奶粉批次中,26批次为婴幼儿奶粉,占总批次的76.47%。
除从德国进口的牛兰德较大婴儿配方奶粉未公布重量以外,其余25批次不合格进口婴幼儿奶粉的总重量为71.135吨。
统计发现,34批次不合格奶粉分别进口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美国等8个国家/地区的20家制造商。其中,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最多,接近所有批次的六成,分别有10批次。
据了解,已公布的不合格批次进口奶粉是在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存在问题的,质监部门已依法做退货、销毁处理;这些不合格批次的奶粉未在国内市场销售。
据介绍,在我国奶类产品市场上,进口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在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上,来自这两个国家的奶粉的占有率也比较高。
据不完全统计,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只有约五六家国内企业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注册奶粉品牌并进行贴牌生产,而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这个数字上升到20多个。“据了解,还有70多家企业正在排队申请商标注册。”王丁棉表示,这些企业的背后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在操控。
“三四年前新西兰的奶粉品牌只有五六家,而目前新西兰的奶粉品牌猛增至20余家,新注册的奶粉品牌大多找当地企业代工,专供中国市场。”乳品专家王丁棉告诉记者。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