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晶报评论,药品频变“毒品”拉低了社会底线。因为底线降低,因为安全防线失控,很多事情变得“可以容忍”,很多事情我们会很快遗忘
一家上市公司,居然疯狂使用地沟油制药,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据人民网报道,健康元全资子公司河南焦作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涉嫌采购地沟油制药,并“用于生产制药原料”。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其采购1.45亿元地沟油用于生产7-ACA,而这批产品作为抗生素的中间体,已广泛流向医药市场。焦作健康元是涉案地沟油企业的最大买家,这家企业近一半地沟油流向焦作健康元,给后者的售价远低于正规豆油价格。
这起事件同轰动一时的“毒胶囊”事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触及人们此前想都不敢想的领域,都跟治病救人的药品有关。如果说现实总是超乎想象,那么这样的现实未免太过残酷和触目惊心。
此前曝出“毒胶囊”丑闻的浙江省新昌县儒岙镇,年产胶囊达1000亿粒左右,约占全国药用胶囊产量的三分之一,波及之广,影响之大,令人咋舌。而此次被曝光的地沟油生产企业,光是卖给健康元一家公司的地沟油便价值一亿多,制“毒”贩“毒”竟已成行成市,产业化、规模化,这样的景象远比监测出一两批问题产品恐怖得多。
购买地沟油制药的健康元是上市公司,用胶囊制药的企业中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和知名企业。尽管事发后这些企业都纷纷喊冤,都声称自己不知情,但含“毒”原料的低廉价格却不会说谎。天下可有免费的午餐?又或者是为了贪图低价和暴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制“毒”用“毒”的企业都是“巨无霸”级,监管部门在哪儿,是人们一直在追问却总也得不到答案的问题。人家的产量都赶上行业龙头了,产值都达到数亿了,监管部门竟能不知情,竟能在事后雷厉风行地查处一番,揪出几个身处制假一线的小蟊贼了事?遗憾的是,这类扭曲的逻辑却偏偏主导着现实。
药品频变“毒品”拉低了社会底线,而制假者、购假者和某些监管者形成了拉低社会底线的合力。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隔三差五地上演,因为底线降低,因为安全防线失控,很多事情变得“可以容忍”,很多事情我们会很快遗忘。在这个时候,我们只能寄望于更强有力的监管措施,监管部门应该帮助公众对抗“遗忘”,而不是先于公众遗忘,甚至帮助公众遗忘。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