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上岛咖啡停业消费卡失效 总部称无权干涉加盟店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22/2012 17:33:17   来源:财经网   作者:《财经》综合报道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消费者办理预付费式的储值消费卡结果上当受骗,北京的消费者张先生最近向记者反映,他在上岛咖啡店里办了一张储值消费卡,没想到也上了当。

  张先生表示,去年6月份左右在西单美爵酒店的上岛咖啡店办了储值卡,当时店里承诺存5000块钱进去可以消费8000块。没想到在去年10月份左右那家店就关掉了。

  这家上岛咖啡店关门之后,起初张先生并没有太在意,也并不着急。因为上岛咖啡是连锁店,给他的印象是一家知名的品牌,应该不会出问题,即使这家店不行了,也可以拿着这张卡到上岛咖啡其它的连锁店去消费。但是结果是去别家消费都不认,说是不能用。

  联系北京总部的电话,跟一位负责人刘小姐反映了情况,希望这个卡能够在北京的别的店能用。但她就说这是加盟店,不是直营店,所以老板跑了他们也没办法。

  后张先生又打电话联系了上岛的上海总部,上岛的上海总部表示上海区域和北京区域是没关系的,也不存在有一个整个的总部。

  长时间的多次交涉之后,上岛咖啡不但不予解决,而且上岛咖啡的态度已经让他忍无可忍。在投诉无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才选择了向天天315节目投诉。

  上岛咖啡最后给的解释是,上岛咖啡是属于特许授权这么一个经营模式,这个加盟店就是说我们说不会去干涉它的管理和运营,他办的这些卡是一种促销手段。但这个西单店已经在去年的时候合同到期了,大家已经不是合作关系了。

  对此,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郑伟发表了看法。郑伟表示,首先这个店在10月份合同就已经到期,他在6月份和消费者签订了预付款的合同。他虚构了事实,向消费者隐瞒了他的合同已经到期的基本事实,引诱消费者支付五千元去办卡,我认为这是属于一种欺诈行为。

  消费者去上岛咖啡消费,主观上就认为它是上岛咖啡北京管理下属的直营店或者类似相关的下属的分支机构。所以消费者在加盟店老板去向不知的情况下,从法律程序讲直接找上岛咖啡店是没有问题的。

  中国青年报经济部副主任潘圆表示,上岛咖啡玩弄的概念是"直营店"和"加盟店",但实际上对于消费者来讲不管是直营还是加盟,他们只在乎上岛咖啡品牌下提供的服务。

  不管是加盟还是直营,它其实都是连锁的一种形式。加盟的这种形式比直营店要松散一些,因为它是相对独立的经营方式,而直营全是由总部直接经营管理的。所以两者管理的程度会有不同,但是不存在上岛咖啡的总店对加盟店没有管理职能的义务的说法。

  律师郑伟还指出,根据现行的条例规定,直营店和加盟店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是如何确定的,主要是基于他们双方的合同约束。比如加盟店,双方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进行一个责任划分,如果这个加盟店的相关的产品是上岛咖啡总店他们提供的,那么这时候他作为一个商品的提供者,他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如果作为直营店,它本身就是上岛咖啡分公司或者直接的经营店,所以它本身就是一个统一的法律主体,如果在直营店模式下出现刚才消费者发生的这些问题或者相关的消费纠纷上岛是肯定要负责的。

  这意味着上岛咖啡是有法律漏洞可钻的,如果它能证明这家店就是加盟店,他很有可能就不为这件事情负责。

  现在很多商家利用了直营或者加盟的漏洞来规避风险,逃避掉自己应该承担的对消费者的义务和责任。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几个方面。

  第一,去公安部门报案。如果公安部门认定这是一种刑事诈骗或者相关的刑事犯罪,可以通过刑事方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向工商部门投诉。但因为现在已经人去楼空,如果向相关工商部门或者消协投诉,有一个实际障碍就是找不到这个人。工商部门和消协没有这么大的权限去处理这个问题,所以现在最切实可行方法还是去选择报案。当然根据现在的情况下,这个是民事纠纷还是涉嫌刑事犯罪,公安部门还会有一个认定,如果认定是刑事犯罪,就可以采用一个比较直接有效维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