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同种红酒价差三千元 乱象之下“抄底”或只是“传说”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21/2012 18:33:19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5月21日专电题:同种红酒价差三千元 乱象之下“抄底”或只是“传说”

  陆文军、杜放

  年消费19亿瓶葡萄酒的中国市场正在遭遇“尴尬”。伴随着曾经被热炒的天价酒大幅跌价,市场开始有人鼓吹现在“抄底”正当时。当红酒不再是饮品而成了“炒作”标的时,其投资风险几何?期待“抄底”获利的投资者下手前需三思。

   同样一瓶酒 同城差价达三千

  一度火热的红酒市场仍在调整。5月15日,业内最大的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发布报告称,由于需求低迷,其3月份的交易量下降了38%。同日,该交易所反映波尔多一级庄园现货价格的“高级葡萄酒50指数”较去年同期已下跌约25%。

  伴随着炒作泡沫被挤出,曾经“涨入云端”的国内高档红酒价格正在大幅回落。但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这些红酒价格体系极其混乱,同一种酒差价巨大,定价方式极不透明。

  譬如,俗称“小拉菲”的拉菲副牌几乎是国内炒作最火热的酒种,数年间曾从每瓶不足2000元跃上8000元。上海红酒交易中心行情系统显示,16日2009年份“小拉菲”的外高桥保税价已从3960元高位降至2480元。业内人士介绍,副牌酒的年份差异有限,清关拿货价(含税费)在4000元左右。

  然而,就是同样一种高档红酒,国内同城零售差价竟达3000元,定价上几乎上演“一店一价”的怪象。上海江阴路的某直销店里,2008年份、2009年份“小拉菲”报价均在5000元以下。不过,在上海杨浦区邯郸路的一家老字号商店,同样2008年的“小拉菲”仍标价7900元。而南京西路附近的一家酒类零售商则表示,2008年份“小拉菲”标出的8000元已接近底价。

  同一城市,同一种酒,同一年份,价格竟差3000元。

  上海卡斯特酒业总裁潘汝显说,原本红酒价格体系应该是清晰的,年份、产区、葡萄品种、酒庄级别等在国外都是有严格标准的,但国内由于过度“炒作”,导致一些高档红酒价格虚高,还出现了大量仿冒、山寨的现象。“这样不仅损害了产业,更伤及消费者。毕竟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过度炒作,导致国内红酒市场变味。”

   谁在助推定价环节暴利

  红酒进口渠道混乱、炒家追逐中间利润、缺乏消费保障机制,均是“一店一价”乱象的推手。

  一些经销商表示,由于进货渠道、时间不同,“有价差是正常的”。然而,在国际市场、上游渠道降价的同时,国内零售市场仍出现高额差价,不能排除是前期炒作带来高利空间,使部分中间商仍选择“挺价”。

  中国红酒网总裁董树国指出,由于国内热捧,“拉菲”从各路渠道进入市场,随着拉菲酒庄调低2011年期酒价格,现货开始遭遇压力,导致价差较前期放大。

  据了解,易陷入炒作的多是在市场有一定知名度、流通量稀缺并有升值预期、消费者较认可的酒种。由于基价较低、流通旺盛,炒作利润自然水涨船高,甚至出现从海外“蚂蚁搬家”的进货渠道,将零售暴利层层炒高。

  也有专家指出,消费者很少关注渠道环节差异和国际价格走势,加上红酒交易链中品鉴参考、销售保真等环节缺乏,盲目消费从终端支撑了高价行为。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认为,由于红酒市场商品结构、定价体系尚不成熟,高价更多是由公务、商务需求支撑。

  前瞻产业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吴朝瑜认为,国外红酒投资有着健全的体系,能够提供销售、品鉴参考、拍卖、财务审计保障等一系列服务。而国内红酒交易链还没有形成,现货流通渠道存在着结构重合、无序竞争的风险,导致价格不对等、信息不透明。

   游资“击鼓传花” “抄底”或只是“传说”

  高档酒价一跌,市场就有人急于鼓吹是“抄底”好时机。但目前国内红酒市场价格混乱,也没有明确的变现渠道,投机风险可想而知。

  数据显示,拉菲正牌“拉菲古堡”年产20多万瓶,流入国内的不过3万-5万瓶。以近年的现货2万元均价计算,市场体量仅为6亿-10亿元——面对动辄数亿元的游资炒作,名庄酒自然难以“风平浪静”。

  吴朝瑜认为,一些游资将红酒作为金融工具炒作,承诺较高回报率。但由于红酒流动性差,投资者机会主义心理重,投资以“博傻”效应为主。如果市场环境恶化,这种高回报率往往无法兑现。

  董树国指出,与成熟消费地区相比,我国红酒市场在质量、定价等方面仍缺乏公信力机制。监管部门应严格核查进口资质、监控通关价格。行业也应加强自律,如加快推广RFID电子溯源标签,建立透明的藏酒二级市场。

  张晖明认为,炒作是酒业经营中非常短期的行为。近年国内炒石、炒茶等行为先后出现,这种行业的“繁荣”不可持续。如果不加强渠道管理,培育健康的消费习惯和鉴别能力,最终受损的将是酒商自身。

  潘汝显呼吁,国内红酒市场的渠道透明、销售保真、品鉴参考等交易环节亟待加强,这样才能让老百姓明白消费,让产业健康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