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房地产>  正文

楼市一度跌入冰点 笋盘入市刚需出手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0/12/2012 15:56:43   来源:广州日报

  截至2012年10月15日,广州楼市限购令已实施整整两年。广州楼市随之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轨迹——2011年底楼市冰点期,一手的销售面积仅为限购前的3成,二手的成交宗数也缩水了三分之二。而目前相比2011年底,一手、二手楼成交量都显示出明显的回暖。而从整个广州的成交均价来说,还远未超出限购后的最高价格水平。

  今日起,本报推出《限购两周年,楼市众生相》特别策划,从房地产及周边行业从业人员、刚需购房者、炒楼客等普通人的鲜活故事,佐以翔实的数据和专家论点,给读者展开真实的限购两周年楼市图卷。

  春江水暖鸭先知,今日本报推出的策划系列之一《中介篇》以两个中介从业人员的工作经历,描绘了两年来广州中介行业的兴衰轨迹。

  故事一

  纷纷关门 一度一条街只剩下一家中介行

  “我现在还记得收到限购令消息的那一天,我们正好组织公司出游,一整个上午,同事们的情绪都陷入明显的低落之中。”某中介分行主管黄博(化名)回忆说。

  30出头的黄博是2005年进入中介行业的,从一个底层的中介人员成长为现在的分行主管,他见证了广州楼市的兴衰成败。

  搭末班车 一度量价齐升

  黄博所在的是一家大型中介机构的分行,处在老城区市中心,门店月均成交的二手住宅套数都在7套左右。他当时并未把“限购”当成行业萧条的起点,“我挺过了2008年楼市的低迷,何况限购看上去只是一个临时性的措施。”

  接下来的两个月,成交量并未见到立竿见影的下降,反而由于赶搭“末班车”的关系,出现了些许的活跃。成交价格更是继续以一个月1000元钱的速度飞升。

  2011年2月,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执行我市商品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强调进一步严格执行广州市住房限购政策。

  成交缩水靠一手撑业绩

  想买房的人,已经赶在年前入市了,没来得及入市的一部分被限购令限死,一部分人认为房价要跌了,要再等等看,整个二手住宅市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黄博记得很清楚,5月份,全月只成交了3套二手住宅。

  “整个公司的二手住宅成交量也大大下滑了,出于生存的压力,5月份,公司开始和一些一手开发商合作,做一二手联动,每个门店抽调人员去售楼部卖楼。”黄博说,这样的“曲线救国”,一直持续到今天。

  黄博说,在2011年,不断有同事离开,“最少时,我们门店比起限购前,人数几乎减少了三分之一,在干活的只有8个人了。”

  周边的小中介行日子更不好过。黄博站在自己门店外的街道上比划着告诉记者,2010年楼市火爆的时候,这一条路上曾经有好几家小的中介行,而在2011年,这些小中介行纷纷关门歇业了,“他们没有一手的资源,最终都撑不下去了。”

  在2011年底,黄博所在的中介行成为这条街道上唯一未倒闭的中介门店,“2011年12月份,我们店二手住宅出现了零成交,所有的业绩都来自于一手住宅代理和二手商铺买卖,其中一手住宅占绝大部分。”

  虽然成交量一直在阴跌,成交价却没明显下降,“2011年底,片区内二手房的均价已经接近2万了,但一直有价无市。”

  小中介重开 新竞争开启

  从过完今年春节回到公司开始,黄博感受到了二手住宅市场回暖的趋势。

  “一些急于用钱的小业主撑不住了,开始降价放盘,我们手上一下子出现了很多笋盘。而等待降价的刚需客们也开始四处看盘。”黄博回忆,3、4月份两个月,门店的二手住宅成交量忽然放大,达到了7套以上,已经达到了限购前的水平。

  “那时买家比较有话语权,我们帮买家砍价的幅度几乎都能达到5%以上。”黄博回忆称。

  接下来的几个月,二手房的成交量一直维持在4套以上,“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他介绍说,目前门店的营业额中,二手住宅占比已经可以达到一半以上。目前员工人数已经达到14人了,超过限购之前,而同时中原、满堂红和合富三大中介行都启动加薪了。

  “最近我们在街尾看到一家新的小中介行开张了,新一轮的竞争又要开始了。”黄博表示。

  故事二

  红人郑大源借网络咸鱼翻身

  “郑大源”这个ID在某妇婴网上十分响亮,从2010年开始至今,几乎所有在该网咨询过买房手续和按揭话题的人,都得到过他的回帖或者帮助。但很少人知道郑大源是从2010年才真正接触二手中介行业。他在风暴来临前入行,开了自己的公司。

  “我以前是做短租房生意的,2010年4月两个朋友找到我,让我帮他们搞定买二手房的事情。两轮手续办下来,我觉得并不难,而且中介费很高,利润丰厚,便萌生了入行的想法。”郑大源直言,进入二手中介行业,其实并未经历太多的深思熟虑。

  5月份,他开始经营自己的中介公司。而由于自己没有盘源也没有客源,根本无法发展业务,“7月份,我的两个合伙人就撤出了公司,迫不得已,我开始自己上网找生意。”

  低价竞争抢市场

  通过在网上不断答疑解惑,郑大源获得了一些信任,开始做按揭的生意。他回忆称,2010年,虽然楼市火热,但自己每个月的单量都在个位数徘徊。

  限购政策出台那天,郑大源刚招了一个新人。成本增加,却不得不直面“蛋糕小了”的事实,“我主要靠廉价的佣金费用来竞争,我一般佣金收一个点,如果是双方已经谈妥了让我代办,就象征性地收一点点。按揭佣金也压到行内最低。”

  即使如此,郑大源说自己在整个2011年的业绩都扩张得十分缓慢,“做熟客生意,每个月好的话能有二十单的样子,到了2011年下半年,业绩甚至开始下降,每个月都是十多单。我没开门店,成本不高,还能坚持做下去,就一直撑着。”

  成交量回暖接单翻倍

  2012年,郑大源的生意出现了突破。有的之前合作过的客户,带来了近期有按揭需求的亲戚朋友,妈妈网上房产板块里,想入市的网友也多了起来,郑大源从逐渐热闹起来的论坛里获得了不少客源。

  “蛋糕”大起来了,之前扩张的市场份额随之给了他小小的回报。今年6月,郑大源的生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45单,人手已不够用。7月份,他终于物色了一个办公室,招了新人。目前,他公司的员工已经达到14人了,比上半年翻了一倍。

  二手房成交量

  “回暖”更快

  记者查询阳光家缘网、广州市房管局和几大中介行的近两年成交数据,可以看到,在限购令之后,无论是一手住宅还是二手住宅,广州市的月度成交量和月度均价都经历了一个相似的曲线——先是赶搭“末班车”的量价齐升,到2011年全年的成交量大幅缩水,成交价略现跌势,再到2012年开春之后,压抑已久的需求喷薄而出。

  2011年底楼市冰点期,一手的销售面积仅为限购前的3成,二手的成交宗数也缩水了三分之二。而目前相比2011年底最低谷时期,一手的销售面积已经翻番,二手回暖更快,成交宗数已经达到限购令当月水平。而从整个广州的成交均价来说,无论是一手还是二手,都尚未超出限购后的最高价格水平。

  记者从黄博工作的门店了解到,这个普通的中介门店在限购前,绝大部分的业绩都来自二手住宅市场,而在2011年中,二手市场在整个门店业绩中的份额缩小至2成左右,二手商铺占有量大约为2~3成,而一手住宅占比达到一半左右。

  目前,二手住宅业绩已经占据了门店业绩的5成,一手住宅业绩为3~4成,剩下的才是二手商铺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