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房地产>  正文

成都人投资“稳”字当头 房产和定期储蓄仍是最爱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07/2012 12:16:25   来源:成都商报

  欧债危机和内需启动不足让国内经济前景并不容乐观,而资本市场的持续低位震荡,以及仍然存在的通货膨胀压力,都使得成都市民投资非常谨慎。

  日前,成都商报联合成都神鸟数据咨询有限公司做的《成都市民投资信心指数研究报告(一季度)》已正式出炉。成都商报记者昨日获悉,抽样调查显示,房产和定期储蓄仍然是成都市民未来投资的主要类型。

  市民投资谨慎

  就业与收入前景相对乐观

  据了解,在本次被调查的成都市民中,其年龄都集中在21~65岁,家庭年收入6万元(含)以上,大专及以上学历者近60%,男女比例为1.07:1,成都神鸟数据咨询有限公司引入了"计算机辅助电话+街头拦截"的抽样调查方式。

  调查显示,一季度成都市民的投资信心指数为61.9,包括宏观环境信心指数59,生活预期指数66.9,投资意愿指数61.4。成都神鸟数据咨询有限公司相关人士称,受欧债危机引发的国内出口低迷,以及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和资本市场的低位震荡,成都市民不愿意花费较多时间在投资上。不过,有一点值得高兴的是,在物价上涨压力并不小的情况下,成都市民对就业前景和收入预期还相对乐观,指数分别为67和70.4。

  未来总体经济发展

  过半数被调查者判断不清

  成都商报记者昨日获悉,一季度成都市民对总体经济发展的信心指数只有63。在分析这个指数时,神鸟数据相关人士称,通过调查发现,成都市民对"未来一年内,国内总体经济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态度差别较大。

  据介绍,有15.1%的被调查者表现得比较悲观,其中"很不同意"未来一年经济会走好的占3.4%,"不太同意"的占11.7%;而"非常同意"的只有3.9%,另有25.9%的人表示"比较同意"。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更多的被调查者对未来一年国内经济走势还是把握得不太清楚,这群人占到了55.1%。

  未来半年投资意愿

  不愿投资的明显比愿意的多

  由于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差异较大,成都市民的总体投资信心指数只有56.4,未来的投资意愿人群划分也比较明显。

  调查报告显示,在对"未来半年内是投资较好时机"的态度上,持悲观情绪的占比为33.7%,明显高于持乐观态度人群19.1%的占比。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采访了解到,5.4%的被调查者"很不同意"未来半年内是投资较好时机,28.3%的"不太同意";而"非常同意"仅占2%,另有17.1%的表示"比较同意";剩下的47.3%的人给出的态度是"一般"。

  未来一年收入水平

  55.1%被调查者认为会增加

  相对于经济预测和投资意愿,成都人对未来就业形势似乎就乐观多了。调查报告显示,一季度成都市民就业前景预期指数为67,这表明更多的市民"对未来一年内主要经济收入来源者职业前景"持乐观态度,真正悲观的只有7.8%。

  成都商报记者昨日获悉,40.9%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未来一年内,其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者就业形势好,不存在失业压力,其中38.5%的认为"比较好",2.4%的认为"非常好";而意识到"很不好"和"不太好"的总共只有7.8%。

  与之同时,一季度成都市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则更高。报告指出,在未来一年内,有55.1%的被调查家庭收入会增加,其中"增加一点"的占50.7%,"增加很多"的占4.4%;另有38%的被调查者表示收入"不变"。

  未来物价变化

  近八成认为对生活影响不大

  物价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实际购买力,从而最终影响到每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在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的条件下,成都市民对物价变动的承受力如何呢?

  成都神鸟数据咨询有限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55.6%的被调查者认为,未来半年内物价的变化不会对家庭造成明显影响,他们给出的结论是"影响很小",更有22%的认为"没有影响"。据了解,在所有被调查者中,认为"影响很大"的占到22.4%。

  成都商报记者昨日获悉,在现有经济金融形势下,64.9%的被调查者表示,未来半年内其家庭投资资金比例不会发生改变,25.4%的会"增加一点",1%的会"增加很多"。真正预计会减少的占到8.8%,其中"减少很多"的占2%,6.8%的表示会"减少一点"。

  未来半年理财意愿

  1/3市民愿意花更多精力

  在今年一季度的调查中,成都市民在理财上的时间投入意愿指数为59.4,这表明成都人并不太愿意花费较多时间在投资理财上。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获悉,经过抽样调查,在未来半年的理财时间投入意愿上,只有32.2%的被调查者"愿意"耗费更多精力,33.7%明确表示"不愿意",另有34.1%的表示"说不清"。

  报告指出,今年一季度,有58%的成都市民持有基金、分红险、银行理财、债券、股票、黄金等理财产品。其中,41~50岁持有理财产品的比例最高,达到66.7%;31~40岁的次之,为60.3%;21~30岁的人群中有54.7%的持有理财产品,而51~60岁的中老年人持有比例最低,仅为36.8%。

  据了解,在被调查的理财产品中,47.1%的持有定期储蓄,占比为最高,46.2%的持有股票。另有26.9%、20.2%和15.1%的人,分别持有分红险、投资性房产和基金。

  未来半年投资重点

  房产和定期储蓄仍是最爱

  据调查显示,在没有持有理财产品的人群中,有14%的人在未来半年内计划购买,46%的明确表示不准备购买,剩余40%称"说不清"。

  从投资角度看,在所有理财产品中,房产和定期储蓄是市民未来投资的主要类型。其中,38.9%的市民打算买房,22.2%的计划参与定期储蓄。神鸟数据相关人士称,这样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市民的投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