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房地产>  正文

北京老旧小区改造将启动 206栋简易楼年内拆除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3/15/2012 13:33:12   来源:京华时报

  昨天,本市各区县住建委紧急召开会议,部署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本月供暖结束后,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将全面启动。按计划,今年本市将完成1500万平方米房屋抗震加固节能综合改造任务,到2015年底前,完成全市1582个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工作。此外,882栋简易住宅楼今年启动改造,年内将拆除206栋简易楼。

  □任务

  1500万㎡改造惠及百万人口

  市重大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要实施的老旧小区抗震加固节能改造面积有1500万平方米,涉及30万户居民,惠及100万人口。

  据介绍,1500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包括680万平方米的老旧房屋抗震加固节能综合改造,这些老旧房屋都是1980年前建成的,抗震和节能都不达标;其余则是既有建筑的节能单项改造。按照计划,重点街区和主要地区的老旧楼房改造在9月15日前完成,其他区域的改造也要在今年供暖之前即11月份完成。

  此外,北京还有882栋简易楼,涉及住户约28234户,今年将完成拆除其中的简易住宅楼206栋。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简易楼无抗震设防,居住条件差,很多已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地震时有倒塌危险。此次改造,对已列入规划开发、拆迁和危改区域的简易住宅楼将进行拆除。

  □方式

  在老旧楼房外围“增肥”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改造的基本都是住宅,抗震节能综合改造的楼房将采用外套式工业化加固的方式,即直接在老旧楼房外围再“增肥”一圈,用钢筋混凝土等构件实施加固,并加装外墙保温和节能窗户。有的楼房改造不需要入户施工,改造对居民生活基本没影响。

  北京缺水已成为严峻问题,北京雨季雨水较多,如何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在此次的改造中也将有所体现。市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说,此次综合改造中,将改善排水系统,有条件的小区还将设置雨水收集系统。

  此外,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中,将实行垃圾分类的试点;较大的小区配建公厕;小区内架空的线路也将埋入地下;有条件的小区还将增设居民健身设施。此外,停车位改造、无障碍设施改造也将同步进行。

  市重大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综合整治后达到引入社会化物业管理条件的老旧小区,将实施社会化的物业管理,暂不具备社会化物业管理条件的老旧小区,由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实施社区介入管理。

  □保障

  市财政投资将超100亿元

  在短时间内要完成如此大规模的老旧房屋改造,资金和不同部门如何协调,也成为受关注的问题。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改造将采取专项资金加社会资金的方式,政策保障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据记者了解,市财政投资将超过100亿元。

  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韩杰此前曾表示,在现有一些保障政策机制的基础上,市财政会继续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她说,资金筹措的渠道上,政府投入专项资金,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也会参与,“在积极争取中央经费的支持基础之上,按照目前计划,由市和区县政府共同承担”。

  市财政局还将出台综合改造工作的经费总体筹措方案,其中包括对资金保障的规模、投入的比例,具体项目的具体保障意见等。

  在综合改造中,由于楼房“增肥”增加8—15平方米的面积,增加面积的建安成本将由产权方承担,每平米建安成本在4000元左右。

  ■相关

  同步实施供热计量改造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造后居民楼抗震能力将达到现行国家规范要求,节能能力也将充分提高,降低采暖季标准煤耗三分之二,室内温度能够达到北京市冬季室温标准。老旧房屋的管线等附属设施也将得到更新,房屋的使用不仅更加舒适,使用寿命也将延长至少10年。

  市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造将同步实施供热计量改造,对于改造后居民的供热费用,市政府已经明确,热计量收费如果高于按面积收费的,按面积收费,低于的则要退回。

  在这次改造中,太阳能系统的综合改造也将进行。记者从市住建委了解到,本市老旧住宅楼进行节能改造时,只要三分之二的业主同意,即可安装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太阳能集热器超过100平方米时,可获每平方米200元的补贴。

  ◎新源里西11号楼

  □探访

  打好包裹等待施工

  今年供暖结束后,实施抗震节能改造的施工队伍就要入场了。家住新源里西11号楼4单元3层的李大妈,已将家里的锅碗瓢盆归置好,冰柜、床上的被子枕头都用布盖了起来。“为了施工时候不上灰”,李大妈说。

  李大妈所住小区建于1965年,楼栋有5层,都是砖墙,保温性能比较差。

  住在同一单元4层的刘大爷今年已82岁高龄。他说,“建这栋楼的时候,周围马路都还没有呢,东边全是农田”。刘大爷和老伴上世纪70年代住进这栋楼,以前窗户都是木头的,一吹风透心凉,后来换成了玻璃窗,不过砖墙还是不够保温。冬天最冷时,老两口在家得穿棉鞋,但还感觉冷。政府在这次改造中,将在墙外面加保温板,老爷子说,“以后就暖和了”。

  这次改造还要给房屋添面积,刘大爷家面积56平米,两室没有厅,“平常吃饭就在大卧室”,刘大爷有4个孩子,都已成家。他说,“他们都回来时,吃饭要轮流吃,不然坐不下”。按计划,刘大爷家改造后会多出8平米,“以后吃饭的地儿就宽了。”

  多出的8平米,刘大爷得按每平米4000元左右交钱。记者询问刘大爷是否愿意交钱时,他老伴笑了起来,“8平米才交3万多块钱,在这二环边上,3万块钱也就能买一平米,加点钱也愿意。”

  改造临近,刘大爷和老伴也在收拾东西,准备到儿女家去住一段时间。刘大爷说,对于一些家庭来说,搬家确实有些麻烦,“但经历汶川、玉树地震后,如果房屋不抗震不加固,大家就这么住着能放心吗?”

  ◎广安门外大街359号

  二环边上的龙须沟

  如果没有门牌,人们很难相信这里是北京的二环边上。

  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359号,这是一栋三层红砖楼。这里没有门、没有灯、没有暖气、没有天然气,厕所和生活取水池放在一起,144户居民共有6个厕所。

  下午6点,62岁的张大爷遛弯回家。张大爷家是一个不足18平米的小屋,里屋摆着一张双人床,旁边是一个衣柜和电视柜,外屋放着一张单人床,旁边是煤炉子。屋内墙上糊着报纸,用来遮挡露出的水泥,房顶上甚至隐约可见露出的钢筋。

  1969年张大爷跟着父母搬到广外大街359号,“那会儿这是北京最好的房子。”如今这里已成为老大难,楼外挖地铁、盖楼房,现代化林立的两广路边上,却生活着这样一群北京人。

  张大爷说,两个月前,和旁边的广外大街355号、367号楼近500户居民收到了一封信。信中说,3座楼房实施腾退解危。

  张大爷说,年轻人都不愿意住在这里。“就说厕所吧,去年以前我们上厕所还要打伞”。张大爷说,只要楼上居民用水,水就顺着房顶流下来,厕所里天天下雨。污水管道全锈了,天天堵,厕所污水和生活污水流得满楼满院都是,上百名居民最后共同出资把厕所修了一下,终于不用打伞了。另一个让居民难以忍受的是生活水管放在厕所里,“我们去年找人看了饮用水,人家说我们一直喝的是污水”。

  77岁的老大妈流着泪说,儿子一家三口甚至睡在一张床上,孙子都25岁了呀。老大妈的儿子就住大妈房子的门口,是自己搭建的房子,“我们这就是当代龙须沟!”

  这里的楼房如今已是房中房,楼中楼。各种搭建的小房子遮挡的已经找不到楼的入口,几乎所有居民都在楼底下搭了小房子。“不搭怎么办,40多年了,我小时候就搬过来了,我结婚只能搭个房子,老父亲和老母亲住在楼里,我住在门口。”邻居大姐说。

  拆迁通知下来了,有的居民有些犹豫。张大爷说,其实大家都愿意搬走,这里是危房,再住下去可能会出人命,但大家都期待政府能多给点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