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房地产>  正文

多家房企抄底拿地 二三线布局须防政策风险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12月22日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徐学成

  无论是从数据来看,还是从全国各大城市土地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入冬”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一些房企近期在土地市场还是掀起了些许波澜。日前,招商地产斥资34亿元在武汉连取3地块,而此前在内地拿地凶猛的“长和系”更是盛传意欲豪掷数百亿在成都“抄底”。与其他房企相对保守的策略相比,这些举动显得颇为激进。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目前形势下,土地市场冷清确实提供了一些抄底的机会,但各种信号都表明,中央对楼市调控的决心十分坚定,一旦抄底“过火”,或许会面临资金上的较大压力,房企逆势扩张更需采取对应的措施规避政策风险。

  多家房企逆市拿地

  土地市场一片哀鸣,开发商年底拿地热情反而不减。

  12月21日,招商地产发布公告称,已斥资34亿元购得武汉的三幅地块。

  公告显示,招商地产此次竞得位于武汉市的编号为P(2011)127号的墨水湖南岸B地块、编号为P(2011)128号的墨水湖南岸C地块和编号为P(2011)129号的墨水湖南岸A地块的土地使用权,数据显示,3幅地块的土地使用面积分别为142800平方米、177200平方米和199700平方米,为此,招商地产共支付土地款34亿元。

  这已是今年内招商地产第二次在武汉拿地。

  4月30日的公告显示,招商地产以4.1亿元购得武汉市洪山区的另一地块,该地块用地面积43920平方米。

  与其他开发商的 “静默”相比,招商地产今年在土地市场颇为活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其发布的公告统计,从今年1月份在佛山顺德拿地开始,招商地产共4次出手,分别在佛山、武汉和镇江拿地,4次共购得7幅地块土地面积共计91.2万平方米,而4次拿地的土地款共计74.25亿元。

  招商地产的“活跃”代表了在市场低潮期的这样一类开发商——他们似乎并不畏惧调控风险和市场的低迷,而是逆市出手,动辄豪掷数十亿购入大体量地块。

  “长和系”逆市抄底的声音不绝于耳。近日,业内盛传和黄欲拿出数百亿元抄底成都,且有意收购成都的某开发商,此消息尚未得到其确认,但其近期在内地楼市和土地市场的动作确是有目共睹。

  与“财大气粗”的港商相比,内地房企也丝毫不落下风,据悉,融创近日已与方兴地产联手,以30亿元的大手笔在北京拿地,楼面地价过万。

  看准二、三线抄底良机

  开发商拿地之“热”,与土地市场之“冷”,对比鲜明。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提供的数据,今年11月份,全国133个城市共推出土地2371宗,已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10%,其中尤以住宅用地下降幅度最为明显。成交方面,全国133个城市仅成交土地1537宗,环比、同比均出现减少,而住宅用地成交量则较去年同期减少了55%。

  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也在缩水,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北京市各类用地出让金总额为921亿元,同比减少14%,其中住宅类用地出让金为373亿元,同比减少52%,而广州今年的土地收入恐怕也将缩水36%。

  土地市场之冷与相当一部分开发商的保守态度相呼应。

  此前,恒大和雅居乐就已经公开表示近期不会再拿地,此外,例如万科,目前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卖房上面,在土地市场则保持相对谨慎。

  由此不难看出,在应对调控的策略上,房企已经开始了“保守”与“激进”的角力,虽然楼市前景依然不乐观,但不少房企则采取了“积极过冬”的策略,一方面积极卖房迅速回款,同时减缓拿地,增加资金储备以应对来年的调控;另一部分则嗅到了在二、三线城市开始显现的抄底机遇。

  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指出,可以将现阶段房企的开发模式分为保守型与扩张型;如万科和恒大,在销售业绩已经完成且开发模式逐渐成形的情况下,一味追求规模将导致经营风险增加,这也决定了企业在近期的战略模式较为保守。至于扩张型房企,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资金链相对充裕,且融资渠道非常广阔,希望在市场竞争低迷阶段进行扩张,以此获得后期市场利好。

  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谢逸枫则认为,从扩张性房企的扩张路线来看,一般都集中在二、三线城市的中心区域,且拿地价格均偏低,由此不难看出,在土地市场低潮期给这些房企带来的抄底良机,一方面可以减少开发成本,另外一方面,目前二、三线城市没有完全限购,这里集中了大量的购买需求,具备一定程度的利润空间。

  需警惕政策风险

  在谢逸枫看来,由于一线城市的开发成本过高,且市场需求减弱,所以在这些区域进行开发的资金周转速度过慢,从而导致一些扩张型房企纷纷选择二、三线城市。

  不过,也有分析指出,房企在二、三线城市布局,看中的不仅是短期内聚集的大量购买需求,更是房企的一种长远计划,二、三线城市仍然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从长期来看,这些城市的房价仍然具备上涨的空间。

  但针对一线城市的调控政策未必就不会降临周边地区,以广东为例,除广州和深圳两大一线城市之外,佛山、中山、珠海等城市均选择了“主动”调控,有城市甚至祭出了“双限令”,此外,从近期中央释放出的信号来看,对楼市的调控显然是一项长期和坚定的决策。

  一旦二、三线城市遭遇严厉调控,开发商在此投入的大量资金将面临“欠收”的风险。

  但谢逸枫认为,从决策层传递出的信息来看,调控“不放松”未必就意味着政策会收紧,所以从目前来看,二、三线城市还是相对的“安全地带”。

  但韩长吉则不以为然,他指出,从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反噬影响来看,调控政策会发生两极化,即限购、房产税等措施依旧进行,但是融资渠道将逐渐畅通,以此维持房地产行业生存。按照这样的趋势来看,逆市拿地的房企也将长期面临调控压力,其中长期利润率也将有一定量下降。

(作者:徐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