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多个山体开发建设项目,发现劈山建房情况严重,有的已制造出新地质灾害点。
调查缘起
“劈山建房是惠州的‘特色’,哪一个城市都没有惠州这么普遍和严重!”7月27日举行的惠州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主任陈启亮一句话,把近几年潜藏惠州的劈山开地建房现象摆到了台面上。记者连日来调查了惠州市区及博罗县区在建或竣工的山体开发建设项目,发现房地产开发商已经侵蚀了许多原有的青山密林,制造出新的地质灾害点,以至于个别近山的小区内不得不竖起“滑坡地段注意安全”的警示牌。究竟是什么样的利益链条引诱着开发商的劈山建房冲动?如何遏制开发商擅自劈山建房引发地质灾害隐患点,破坏自然山体环境?
惠博沿江大道的样本这些山体,要么直接削平,要么左劈右砍“左山右水”变成楼房别墅
在博罗县郊区,曾经风光秀美的原生态山体正陷入房地产开发商的圈地建设潮之中。去年6月开通的惠博沿江大道为开发商的劈山建房运动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一辆辆工程车频繁出入于该大道,运送山体爆破生成的土石方。与此形成映照的是,大道的路灯杆上,除了政府广告牌之外,通通都是两侧新开发楼盘的销售广告,一片楼市繁华的缩影从广告中徐徐展开。
8月1日上午,记者驱车从市区江北进入惠博沿江大道,刚过金山汽车城,就在前进方向右侧看到了一大片临道的裸露山体。临时搭建的简易房上悬挂着中太建设集团的横幅,有知情人称,一个新的房地产项目即将在此动工了。
进入工地,极目四望,视野内所能见到的山体几乎都是黄土覆盖,偶尔见到几颗小树摇着柔弱的身姿,几撮青草也显得孤零零。而蓝色的工程车忙碌地运走大量的土石方。“这里属于惠城区小金口地界,早几个月经过都可以看到绿树青山,想不到现在变得如此不堪。估计不用几个月,这里肯定就矗立起一幢幢的别墅和楼房了,至于这些山体,要么直接削平,要么左劈右砍,顶多做一下边坡防护。”该知情人士说。
再往博罗方向行驶,不时可以看到等待销售的楼盘和别墅依次排开。如果不是楼盘两侧残存的山石和楼盘后方依旧裸露的山体提醒,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楼盘密布的地段以前曾是青山。
经常驱车往返于惠州和博罗的老陈见证了青山“长出”房子的过程。据老陈介绍,惠博沿江路地产开发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当年惠州奥林匹克花园最早进驻这一区域,成为惠博沿江路上首个楼盘。从2007年起,一些本土开发商和外来房地产大鳄逐渐看好这一区域的交通和自然条件,纷纷购入大量的土地储备“迟早有一天,地处博罗郊区的这些山体,将成为黄金地带和富人区。随着近两年这些大盘陆续开盘,我相信这一天很快会到来。”老陈深深吸了一口气,说:“但是,我以前经过沿江路,看到的是左山右水,现在两边不是已经变成楼房别墅,就是正在变成楼房别墅。”
要发展就要开山建房?当地政府房地产带动G D P增长的现实冲动显然盖过了维护生态的念头
进入惠博沿江大道博罗路段,一个个高档别墅项目十分吸引眼球。位于罗阳镇东面上头塘地块的宝瑞路旁,黄土飞扬,说明了山体开挖程度的严重性。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还搭着脚手架,这是正在施工的某楼盘三期项目。别墅区内部,几十幢低层别墅建设临近收尾,其中一幢朝北的别墅外面已经做好了露天泳池,四张躺椅正好对着不远处的山体。假如它的主人躺在上面休息,一眼就能看到山体上凹陷的土坑和裸露的黄土。
记者随后走访了城市山麓、悠兰山、城市绿洲等房地产项目,也看到类似情况。位于罗阳镇鸡麻地村麦家岭山麓,某楼盘项目的施工现场成了一片黄土世界,背后的山体也难逃厄运,爆破生成的土坑和山腰以上的绿色植被形成强烈的反差,劈削而成的山体陡坡一部分砌好了护坡,但大部分还是任其裸露。有关人士指出,如果遇上暴雨天,难保不产生坍塌或滑坡。
博罗县方面并非没有意识到惠博沿江大道周边一带山体的破坏进程,相关部门也一再宣称,破坏山体环境和人为制造地质灾害点都是不允许的。但是,当地政府房地产带动G D P增长的现实冲动显然盖过了维护生态的念头。去年6月参加惠博沿江大道通车仪式的罗阳镇某副镇长就曾高兴地说,他们的规划是在惠博沿江路博罗段建设商住服务区,在博罗县体育馆对面计划建设一个五星级酒店,同时建设一个大型购物广场,与此相邻的就是东山省级森林公园,那里也将建设一个五星级宾馆。事实上,惠博沿江路博罗段两旁,除了已经开发的楼盘,剩下的地段也都是山,要建设五星级酒店或者购物广场,除了劈山开发之外,别无他途。
市区山体几乎都难幸免南山、高榜山、尖峰山以及鹅岭南路玉桂山都有劈山开地建房的痕迹
发展房地产,争相上项目,显然不单是罗阳镇一个副镇长的想法。惠州市发改局在报告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概况时强调,受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房地产项目只有93宗,下降6%,估算总投资172 .8亿元,下降8%,对房地产立项项目有所下降表达了隐忧。在急切需要房地产推高G D P的现状之下,出让山体搞房地产建设便成了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
7月28日,记者报道了市区尖峰山嘉逸园在建小区违规进行大量劈山建设,据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和开发商透露,该在建项目曾因过度劈山导致出现部分崩塌现象。事实上,惠州市政府早在2006年已经发出了《关于加强市区古榕山等山体保护管理的通告》,明确禁止在古榕山、冷水坑、伯公前、蛇岭嘴、白毛窝、托盆岭、杨士田、龙岗山、庙仔山、菠萝山及尖峰山等对市区环境、市容市貌有重要影响的山体进行挖山、采石、采砂、取土,砍伐、迁移古树名木,采挖珍稀植物等活动。吊诡的是,南都记者走访发现,市区内山体几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劈山开地建房的痕迹。
相关人士介绍,市区劈山建房的热潮主要形成于两个时期,一个是1980—1990年代,在龙丰虎头山、麦地刘屋山出现了一排一排的单位自建房,因建筑物修建的需要,对坡体进行了削坡和开挖,由此制造出地质灾害隐患点。一个是2000年以后,市区南山、高榜山、尖峰山以及鹅岭南路玉桂山开建了城市原筑、泰富御山郡、南山公馆、美林玉桂山、万通大厦,鹏基万林湖、新时代花园、麦地南山庄等多个楼盘。山体滑坡事故在近年时有发生,2007年6月,惠州市湖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怡康二期后山(玉桂山)进行施工,造成山体裂缝,诱发山体滑坡。
专家谈危害
扼杀山水景观毁灭惠州特色
“对待山林土地的开挖使用,最常带来的就是生态、人居方面的问题。”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原总规划师刘家驹告诉记者,惠州作为一个山水之城,最大的优势就是城市在山水之间,这是一种景观优势。在使用这些景观资源的时候,更要做到合理规划,不能随意破坏。山水原本是惠州的特色,如果把山体都开挖了,等于让惠州失掉自己的特色。
刘家驹举例说,早期英国在城市规划发展的时候,都提倡组团式发展,也就是利用城市自然的山水地势,开发出一个个组团,这样山水就是天然的屏障,将城市和山水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既有城市化,又具乡村景观的特色。从目前的规划上来看,惠州也应该做这洋组团式开发,可以让城市发展更有特点,如同北京一样“摊大饼”,向着四周蔓延铺开的发展模式并不适合惠州。
刘家驹说,在城市开发中,对于山体最好是能够就着山的走势来进行开发,将山水融入到城市化的进程中去。如果对山体进行大规模的开挖,将山体移开,只是为了多要一些空间盖楼,等于买椟还珠,丢掉自己的特点片面追求城市化。山体的大幅度开挖还会造成生态冲击,增加地质灾害发生几率。山地开挖都是从山脚开始挖,很大程度上都会破坏山体的重心,造成水土流失,滑坡的几率加大。
开发商护坡复绿只是表面文章
对于开挖山体建房,惠州一大型建筑公司工程师孙建林认为,从土木工程的角度来说,山体的形成需要几千年的时间,一旦破坏之后恢复起来也很难。现在很多楼盘做的护坡、复绿,都只是在表层做文章,有一定的局限性。“山体内部的结构破坏之后,地下水系自然也就会遭受破坏。地下水没有了,复绿的植物也就难于长期生长,还需要外部不断维护。”孙建林认为,一些开发商做表面工作,看起来已经加固了或覆盖了表面,但是由于整体受到破坏,山体内部结构会发生变化,最终产生由内而外的变化,不排除出现滑坡的危险。
对于在建楼盘开挖山体获取更多土地的做法,孙建林并不认同,“按照不同的土质,土壤都有一个自然的安息角,一般来说在30度左右。一旦开挖角度太陡,塌方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就会大很多”。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