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地产开发行业的评级面临越来越大的负面压力,在第一季度获得负面评级的公司中,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占比超过60%。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地产开发行业的评级面临越来越大的负面压力,在第一季度获得负面评级的公司中,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占比超过60%。而就在上周四,高盛国际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吉姆·奥尼尔在香港却很肯定地表示,中国不存在房地产泡沫。
同为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两大公司缘何对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看法如此不同?事实上,意见相左的不仅仅是高盛和穆迪,在国内,业界人士对于房地产行业的风险也存在极大的分歧。国家发改委特聘研究员、深圳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教授近日就在高调唱空楼市,声称楼市年内将跌一半;而浙商证券最新研究报告则认为楼市近期的调整,引来"聪明的外资"正在大幅抄底。
一个硬币的两面
作为金融界赫赫有名的两个公司,高盛和穆迪的报告一直备受业界关注。尽管就在一个月前美国参议院还在强烈指责他们在07年金融危机中的经济骗局。4月13日,美国参议院常设调查附属委员会公布一份长达639页的官方报告显示,针对房地产泡沫时期的抵押证券化过热,导致贷款泛滥,证券资产品质不良,银行和华尔街大鳄享受暴利,点名批评了高盛、评级机构穆迪和标普等知名金融机构。
而今,高盛国际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奥尼尔在港高调宣称中国不存在房地产泡沫,但与此同时,高盛正为其在上海的最后一笔大宗物业---位于上海大虹桥地区的虹桥公寓寻找买家。报道称,高盛开出的价格接近10亿元人民币,比五年前购入价格翻了一番。更令人费解的是,与奥尼尔高调肯定楼市不同的是,高盛在2011年房地产投研报告中预计,中国楼市将下降20%。
"从长期看,我比较赞同奥尼尔的看法。基于城市化进程和人口众多的基本面,中国房地产市场将长期获得市场的支撑。这在房地产开发商业界也是主流的观点。"合富辉煌(中国)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副总裁谢宇晗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房地产调控使得看空者越来越多,"客观上看,楼市确实进入一个向下调整的阶段,但这是一个'虚'空,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何穆迪会给这么多的房企负面评价。一些房企的资金链确实开始承压,但问题并没有严重到外界担心的程度。"
穆迪的报告显示,在2011年第一季度市场增速放缓和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仍试图继续扩张业务,政策收紧、上调利率和银行缩减贷款将使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房地产销售额下降已经不可避免,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开发商可能不得不降价促销以回笼资金。这将导致房地产投资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
"中国房地产投资只赚不赔的时代即将终结,而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也将破灭。"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副总裁PeterChoy说,穆迪预测未来几个月内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销售额同比将下降25-30%,而二线城市的降幅将会更大。
有人抛盘有人抄底
事实上,不单单是两大巨头的意见相左,在国内,楼市多空双方的争执正在升温。
近日,国家发改委特聘研究员、深圳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教授关于今年房价跌一半的言论备受各界关注"现在很多人认为房价不会跌,房地产商也不认为会跌",国世平说,现在是温水煮青蛙,逐渐加大投资成本。
"房地产行业的拐点已经到来。"国世平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简单地说,房价到怎么压也压不住的时候,就是拐点的到来。如果从数据上看,美国发生房地产泡沫的时候,只有23%的人能买得起房,日本是在只有25%的人买得起房子的时候泡沫爆发,而中国现在买得起房子的人只有10%,任何一个导火索都可能引发房价泡沫的破灭。"
在采访中,亦有不少业界人士建议现在应套现以规避风险。此前,招商银行等发布的一份中国富裕人群投资动态报告显示,超过七成"富豪"正从房地产抽身。大投行中,摩根士丹利从2009年即开始抛售物业,两年来至少转手了莎玛世纪公园服务式公寓、东海广场等6个项目,从中获利超过40亿元人民币。
有意思的是,有人抛盘也有人在接盘。谁比谁聪明?没人知道,一切均待时间检验。
浙商证券一份最新报告显示,4月份,房地产行业利用外资达78亿元,同比增长107.34%,环比增长34.48%,充分显示了在息差、汇差扩大背景下的"热钱的加法","聪明资金"在抄底中国房地产的可能性很大。而有关统计也显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至今,大宗物业市场的交易重新活跃,其中超过大半有外资的参与,这些交易主要集中于商办物业。
(作者:李乾韬 邹倩芸)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