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房地产>  正文

深圳楼市旺季变望季 变相降价楼盘逐渐增多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5月3日   来源:深圳晚报   作者:丁荡新 黄京

提要:”  在本届春交会上,香港楼盘比往届大幅增加,来自新鸿基地产、恒基兆业地产、长江实业、太古地产、嘉里地产等5家开发商的12个项目闪亮登场。记者看到,金地·上塘道的价目表于2011年1月12日就已获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示,而潜龙·曼海宁的批示文件则是在2011年4月11日。

“五一”假期一般都是深圳楼市传统的销售旺季,但今年却变成了“望季”——春交会上深圳开发商参展大幅减少以至参观者说可看楼盘太少,参观人数不少出手买的人却不多;售楼处冷清,工作人员说可以休假了。官网统计,一手房成交大幅下降;品牌中介研究指出,深圳楼市将进入较长观望期,市场压力进一步加大……

1

春交会现场

仅5家深圳开发商参展

据春交会组委会介绍,本届展会参展项目70个,展出项目类型多样,参展楼盘中深圳项目约占24%。

但是,记者发现展会上只有万科、深振业、深物业、花样年、万泽等5家深圳本地房企的身影。与2010年相比,深圳参展开发商减少三成多,招商、中海、华侨城、中粮、天健、金地、中信、卓越等品牌企业则集体缺席。

业内人士分析,深圳本地开发商之所以不参加春交会,不是为了节约成本,主要是因为限购、限贷政策下,无论是否参加销售业绩都不会理想,除非降价;现在的情况是,有钱的人因为被限购买不了房,很多没被限购可以买房的却没钱买。

看客多买家少

4月30日开幕的春交会今天已进入第三天。两天来,记者在展会现场采访发现,来参观的市民不少,而最终选择立即出手买房的人不多,大部分都表示观望一段时间再说。

有几个展位前市民大排长龙,一打听原来是领小礼品的。而更多的展位前,则多是拿资料、问价格的市民。在现场,重复最多的几句话是:“限购么?限贷么”“能贷到款么?首付最低肯定要三成?”“房价还能不能谈?”

首日成交仅33套

昨天,记者在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网站上看到,春交会首日,我市一手住宅共成交33套、面积3328.11平方米、均价18139元/平方米。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龙岗区22套、宝安区4套、南山区3套。

而在去年的春交会首日(2010年5月1日),我市一手住宅成交高达273套、面积为27906平方米。从数据上看,今年春交会首日全市一手住宅成交套数仅为去年的12%。

惠州等外地楼盘风光不再

据了解,今年春交会上外地开发商反客为主,参展项目远远超过了深圳,占到总数的76%,其中珠三角地区约占37%、外省约占21%。惠州及东莞有13个开发商带来了15个项目在春交会上展示。

记者翻阅了有关资料后发现,在2007年春交会上,东莞、惠州、中山、珠海等地参展企业的展位前人头攒动,有大手笔的深圳市民一口气买下10套惠州的房子。但是,今年的春交会上,惠州等外地楼盘风光不再。

市民李小姐说:“虽然与深圳每平方米动辄两三万元的房价相比,东莞、惠州等地的房子要便宜很多,但是异地置业风险太多、打理也不方便,自住不现实,投资的话现在银行首期按揭又太高,大家自然不会去买了。”

置业香港?——“不熟悉,不敢去!”

在本届春交会上,香港楼盘比往届大幅增加,来自新鸿基地产、恒基兆业地产、长江实业、太古地产、嘉里地产等5家开发商的12个项目闪亮登场。据悉,这是深圳房交会举办以来香港参展项目面积规模最大的一次展出。

不过,对于香港楼盘,虽说利息低、租金回报率高,但很多深圳市民还是不感兴趣。朱先生对记者说:“主要是对香港楼市不熟悉,所以才不敢去。以前听朋友说起在香港买房的惨痛经历,因为银行的按揭批不下来,前面交的十几万元订金都赔进去了,哪还敢跑去香港买房?”

2

市场扫描

四月新房成交量大幅下降

售楼处冷冷清清变相降价楼盘逐渐增多

市规划国土委网站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4月份,全市一手房成交套数、总面积分别为2017套、182118.52平方米,比3月份的2953套、256241.77平方米大幅下降30%和28.9%;均价为21300元/平方米,比3月的20732元/平方米轻微上涨2.7%。

记者发现,今年初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楼市新政,央行也连续加息,使得自3月中、下旬以来深圳一手房的成交量就急剧下降:3月初以来每天成交量还有200多套,后来只有六七十套了,4月30日仅33套。

售楼处冷冷清清

昨天,记者分别来到福田皇岗、南山后海、宝安龙华等片区的多个在售楼盘售房处采访,发现前来看房的市民很少,仅有的几个人在了解房价是否降了、是否有额外的折扣、能否贷到款等。

变相降价楼盘逐渐增多

根据有关部门的政策,从今年5月1日起,深圳将对所有商品房项目分片区制定均价上限,高于上限者不发预售证。4月23日,深圳万科一项目开盘,在开盘两天内销售率已超过七成。据悉,其开盘价低于此前的预期报价约两成。不久前,中海地产发力,推出两个楼盘的限价团购活动,均价低至9000元/平方米,相当于在原来的均价上打了八折。随后,周边楼盘闻风而动,龙岗中心城的某楼盘推出总价减10万元的优惠活动;其他多个在售楼盘也纷纷打出“打折促销”的招牌,变相降价的楼盘明显增多。

3

研究预测

楼市或进入较长观望期

深圳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负责人表示,4月商品房成交价格主要是受结构性影响较大。另外,3月底地方政府出台了“房价控制目标”,而中央也针对这一目标政策进行监督,同时继续利用金融手段调节市场需求,市场陷入对峙观望中;一部分刚性需求者,面对如此严厉的调控政策,放慢了入市的步伐。随着金融政策的收紧,信贷压力及购房成本增加,部分以租养房的投资者为转嫁成本而上调租金,而租金的普遍上涨,又导致大部分不缺钱的业主打算捂盘惜售。未来一定时期内,成交量会有所下降,楼市将在严厉的政策环境下,进入一个较长的观望期,市场压力进一步加大。

记者调查

昨起新房开始“一房一价”,记者调查发现执行情况并不乐观:

明码标价“羞羞答答”

深圳晚报记者李可心 周灵静报道 昨日是我市实施《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以下简称为《规定》)的首日,《规定》要求商品房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房时要公开标示商品房价格、相关收费以及影响商品房价格的其他因素,做到“明码标价”、“一房一价”。《规定》实施首日情况如何?市民反响怎样?专家对此有何看法?

记者昨天以购房者的身份暗访了我市部分商品房销售中心,发现“明码标价”执行情况并不乐观,部分楼盘根本没有明码标价,一些楼盘即使明码标价也显得有点“羞羞答答”。

部分楼盘明码标价还在“躲猫猫”

记者昨天来到新盘较多的宝安区。在位于宝安龙华新城的某楼盘,记者发现这里并没有按照明码标价的要求公示楼盘价格,记者在楼盘转了一圈也没有发现公示的价格。当记者以购房者身份询问楼盘价目表时,销售人员表示:“楼盘没有张贴价目表,你对哪几套房感兴趣,我可以一一为你介绍价格。”

记者随后又来到附近的莱蒙·水榭春天的销售中心。记者发现,该楼盘明码标价的做法相对规范一些,销售中心一旁陈列着三个文件架,文件架上除了有五证和合同样本外,还展示有商品房价目表、批准预售房列表、代收代办费用明细、物业服务内容及费用说明等文件。虽然对楼盘价格进行了明码标价,但按照深圳物价局的规定,该楼盘的明码标价依然执行不彻底。在深圳市物价局此前发布的要求中,明确要求“商品房经营者应当在商品房交易场所的醒目位置放置标价牌、价目表或者价格手册”,对照这一要求,该楼盘的这些详细内容都只放在不起眼的角落,购房者一不留意就很容易漏掉。

置业顾问“保存”价格表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售楼盘明码标价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标价,价格都由销售人员来告知;另一个更为普遍的情况是,虽然楼盘能做到明码标价、一房一价,但要么价格表“藏”在一个角落,很难引起购房者的注意;要么由置业顾问“保管”,而置业顾问一般不会主动将价目册拿给购房者看,购房者想了解各套房的价格,需询问置业顾问,置业顾问翻看该价目册后再将具体价格告知购房者。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楼盘大大方方地明码标价。金地·上塘道和潜龙·曼海宁是正在销售的两个房产项目。在这两个销售中心,记者均能找到陈列商品房价目表及各项公示内容的文件架,两个楼盘陈列出来的价目表都不含糊,每套房子、每项内容都能一目了然,并且同样盖有相关部门的公章。记者看到,金地·上塘道的价目表于2011年1月12日就已获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示,而潜龙·曼海宁的批示文件则是在2011年4月11日。

(作者:丁荡新 黄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