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开发商
数次投标铩羽而归
新京报:我们注意到您和您的公司2010年下半年多次出现在土地市场,感觉您拿地的心情很迫切。
北京某中小房企总经理:我们目前在北京只有一个项目,2011年有望实现清盘。因此希望再拿新的地块。作为中小企业,我们经营理念更稳一些,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做,这样资金链比较短,比较稳当。
新京报:去年下半年您投标了海淀、昌平和大兴的三块地,但都未能如愿拿地,分析过失利的原因吗?
北京某中小房企总经理:我们拿地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地块特质是不是符合企业特色,是不是契合开发团队的优势。这几年,我们都在追求做精装、中高端的项目,地块也要适合这一定位。而且因为公司本身开发的高端项目已经在北京市场上有了知名度,开发类似的项目,也易于推广。
去年下半年,我们分别投了海淀、昌平和大兴的三块地。应该说,因为海淀和大兴的两块地本身容积率都比较高,综合地段、环境等考虑并不适合做公司追求的中高端项目。当时只是抱着一种“低价能中标最好”的心态参加投标,报价都不是最高。而昌平地块比较适合做低密中高端项目,公司很期望拿到,因此投报了最高价,但遗憾的是没有拿到。
至于失利的原因,我们知道的只是报价最高能拿最高分,但是在别的方面输在哪里就不清楚了。
希望评比标准更量化
新京报:是不是感觉以前地块价高者得,中小企业不占优势;而在综合评标中,即使报价高也难占优势?
北京某中小房企总经理:相对于央企和上市公司,中小企业能拿出的资金更有限。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拿地、报价都会更谨慎。上市公司资金实力更强,加上全国布局,总体平衡、闪转腾挪的余地更大。
综合评标的方式,对于抑制地价、房价肯定是有积极作用的,然而应该承认的是,硬性的指标很少,例如规划方案好不好,这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方案差别都不大;再比如综合印象分,有些企业开发了品质很高的项目,但企业知名度并不高,这都会影响综合印象分。仅就综合评标来说,我们希望能更透明一些,评比标准能更明确一些、更量化一些。
新京报:在目前的规则下,为了拿地的突破,有没有考虑一些其他尝试?
北京某中小房企总经理:参与一级开发,更早地介入土地项目是一个可以考虑的路子,但一级开发占压的资金比较大,受政府供地计划影响也比较大,不是说一级开发成熟这块地就能很快进入二级市场。另一方面,参与了一级开发就一定能在二级市场上拿到地吗?也存在很大的变数。不过现在,我们也参与了几块地的一级开发,客观上的一个好处是,算账更细,规划可以提前做。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