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运河核心区5年露面,新城中心区10年建成——通州区第四届人代会第七次会议昨天开幕,新城规划建设成为最受关注的热点。先期开建的3平方公里启动区将向下“开挖”出四层地下空间,其中的交通环隧今春开工,第二批上市土地春节前入市交易。
京门大桥“潜水”
据通州区副区长张勇介绍,通州新城中心区为48平方公里,其中16平方公里的核心区的控制性规划方案已由市里批复。最大的变化是,原本被当作地标建筑的京门大桥将潜入运河水下。具体开工时间尚未确定,目前正就其具体深度进行前期调研规划。
通州新城最大亮点在于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将有东关隧道、水乡区隧道和北部环隧等三条地下交通隧道,其中北部环隧最早将于今年三四月开工。
原本定位于“城市快速路”的通燕路(老京哈高速)“降格”为“城市主干道”,并由地上架桥改为潜入河底约1公里,以保证五河交汇水面的完整宁静,源头岛也可大大方方地亮出来。而原来计划的分流过境车辆的快速路改为京秦高速。
地下空间分四层利用
市规划委通州规划分局副局长张奇介绍说,核心区将先期开建五河汇流处的3平方公里,该区域分为商务北区、南区和运河水乡区,另有地下空间约210万平方米。
核心区地下将分为四层开发建设,可深达十余米。其中,地下一层为地铁换乘和商业配套,可步行至各个商业大厦;地下二层是类似现在中关村和奥林匹克中心区的车行环隧,为避免建而不用的尴尬再现,通州将用行政管理手段提高其使用效率,过境车辆也要从此环隧经过,从而把地面空间还给行人和自行车。
地下三层为集纳电力、电信网络等的市政管廊系统,避免不同单位反复施工,造成路面“开膛破肚”;地下四层为停车层,按照每万平方米停车65辆的最高限设计。
核心区东南部
有望添三甲医院
通州新城核心区范围内将布局四大区域医疗中心。据通州区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四家区域医疗中心分别是正在改建的潞河医院、迁址梨园的通州中医院、迁址永顺镇重建的新华医院、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在新城南部建成的一家三甲医院。“目前正有几家社会资本在谈,可能引进或者新建三甲医院。”
新华大街以北划定步行区
规划特别照顾了行人,水乡区的街道缩窄,便于行人逛街走路。在新华大街以北的区域,专门划定了分时段和全天候的步行区:商务北区6时至20时为步行、自行车时段;商务南区6时至20时为步行时段;北关大道与北运河之间的水乡区全天均为步行区,严禁机动车驶入。
核心区地铁出行率将达75%
据介绍,在16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地铁出行比例将高达75%。M6、R1、S6三条轨道交通穿过核心区,共在此设4座地铁站,分别在新华大街、北关和龙旺庄站进行换乘。其中,M6二期目前已经启动建设,预计最早2014年底有望全线贯通;在现有1号线地下开建的大站快线R1线以及连通顺义、亦庄、通州及二机场的S6线,计划于2020年通车。
新华大街、北关、玉带河三个地铁站及周边建设时将进行一体化设计。即以地铁站为核心向外辐射,步行8分钟、半径300米的地带为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的重点区域,彼此相互连通,形成网络。地铁与公交可实现无缝换乘。
第二批地块春节前推出
以北关五河交汇处的源头岛为中心,四周的建筑也是外高内低,犹如漩涡一般汇聚于中心小岛。此处水乡矮墙灰瓦,拥有良好的城市天际线。第一批的4个上市地块已于去年10月开建,总建筑规模40万平方米,预计明年10月水乡区将初见模样。第二批地3个地块将于今年春节前推出,建筑规模约为25万平方米。
张勇表示,在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内,用于居住的总建筑规模将控制在25%以下,并且主要是产业配套住宅,而非纯住宅。
名校分校再引两家
据通州区教委负责人介绍,今年通州将再引进两家名校分校,分别为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具体学校正在洽谈中,“今年肯定能定下来。”此外,“十二五”规划中还提到,通州区要规划和预留高等教育用地,承接中心城区高等院校的转移。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