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众多房地产大腕,大家能看到的是他们呼风唤雨的一面,是他们衣着光鲜的一面,是他们开名车住豪宅的一面。可是,对于他们背后的历史,有多少人会注意到呢?
名片:SOHO中国董事长 潘石屹
绰号:笑面虎
史前档案:国家干部出身,1989年左右跟从冯仑在海南炒地产,1992年左右进军北京, 从此发迹。
报载:
1963年生,甘肃天水人,在“黄土高坡”的农村度过了小学、中学。恢复高 考后,潘石屹考上石油管道学院。1984年,他毕业后被分派到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工作 ,1987年辞职下海,转战深圳、海南,最后在北京走上“星”路。
风传:
其一,当初潘石屹辞职离开北京去深圳时,把自己所有家当变卖了,也只有八十多元钱 ;
其二,他曾经在深圳一家咨询公司工作过,天气酷热,语言不通,还经常加班加点,非常压抑;
其三,他在海南担任过砖厂厂长,手下有300个民工。那时因为刮台风,所有工程都停 工,民工在挨饿着,他就自己掏钱出来为民工买米,吃了一袋再买一袋。
出身影响:
在海南闯荡的生活锻炼了他的“抗击打能力”,所以现在任骂不怒。
点评:有人倾慕老潘的金钱,也有人倾慕老潘的幽默和胸怀,但应该不会有人倾慕老潘的形象。
名片:世纪金源投资集团董事长 黄如论
绰号:急先锋
史前档案:福建小本生意人出身,1991年起投资房地产业,从此发迹。
报载:
黄如论出生于福建农村,他35岁之前一直在家乡做小买卖。1986年,黄如论只身前往菲 律宾淘金。1991年带着从国外赚回的第一桶金,回福建开始投资房地产,很快发展成为福建最大的私营房 地产商。1990年末,黄如论将重心转向北京市场,他开发的楼盘有个特点,就是基本都利用自有资金,极 少从银行贷款,并多采用现楼销售的方式。
风传:
其一、黄如论自称1991年回国前赚取第一桶金的数目不超过千万;
其二、黄如论低调、生活简朴,在福州的办公室仅25平方米,没有豪华装饰;
其三、有人称黄如论才是真正的大佬,仅凭他深不见底的资金量,足以让人对他的来头 、背景等方面进行天马行空的臆测。
其四、据说每逢大项目开张,黄如论都会请来佛界著名人士,举行一场旨在祈求财富、 祈求顺利、祈求平安的大型佛事,所有中层以上员工必须参加活动。
出身影响:
出身农村,宗族观念很强。很多集团要职都交给亲属,公司股份很少分给外人,对外人 主要采用福利和房子来吸引。
点评:深不可测的大老板,不张扬、无负面报道。
名片:万科董事长 王石
绰号:立地太岁
史前档案:军人出身,1984年下海办企业,1988年企业更名万科。
报载:
王石,原籍安徽,1951年出生于广西柳州。在新疆做了5年汽车兵,转业后在兰州做了1年的工人。由于其父 在柳州铁路局当领导,王石得以进入兰州铁道学院当了工农兵大学生,读给排水专业。毕业后进入广东省 经贸委做经济情报研究工作。1984年左右他下海创业,组建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1988年更名为万 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风传:
其一、王石1980年代初期到深圳发展。令他人吃惊的是,王石的第一桶金是靠做饲料中介商,通过倒 卖玉米得来的,这让他赚了300万元;
其二、王石用倒玉米赚来的钱开办了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经营从日本进口的电器、仪器产品 ,同时还搞服装厂、手表厂、饮料厂、印刷厂、手饰厂等等。用王石的话来说,“就是除了黄赌毒 、军火不做之外,基本万科都涉及到了。”
出身影响:
军人出身,为人果断,80年代初期即敢于下海,操盘万科也多次表现出敢于决断的气魄。
点评:一个大老板,却过着戏剧般的人生。
名片:山东希森集团董事长 梁希森
绰号:菜园子
史前档案:包工头出身,1999年入主北京玫瑰园,自此在地产界一炮走红。
报载:
梁希森幼年曾一度以讨饭为生,早年做过铁匠,并在面粉厂、装修队做过工人。1992年 ,他组建希森集团。1999年,梁希森以最大债权人的身份,用3.98 亿元拍得了陷入困境的北京最大别墅 工程玫瑰园———拖垮邓智仁利达行的项目。传说他目不识丁,却通过自身的努力,成 功积累并运作着好几亿元的资产。
风传:
其一、梁希森童年只上过一年小学,从小受够了最刻苦铭心的磨难:曾经食不果腹,衣 不蔽体;曾经浪迹四乡,谋求生路;为住旅馆填一张登记卡,他要求人帮忙;办完事后需要签字,他竟不 会写自己的名字;
其二、他有一个梦想:造起楼房,让所有家乡村民住进去。拆了老房子,节约出宅基地 面积,用于养殖业,再把农民变成工人,都在这个养殖工厂上班,从而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着村民的生活 。
出身影响:
早年坎坷的经历,让他怀有一颗拯救乡民的心。
名片:中房集团董事长 孟晓苏
绰号:双枪将
史前档案:官员出身,据说曾担任过万里委员长的秘书。1991年进入中国房地产开发总 公司担任总经理。
报载:
孟晓苏是共和国同龄人,祖籍山东,出生于苏州,长于北京。1968年中学毕业后,成为 北京吉普汽车厂的普通工人。1977年参加高考,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之后的工作历程中,他师从北京 大学经济学院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萧灼基,并相继取得了经济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1982年孟晓苏大学毕业后,被选入中宣部新闻局工作,1983年进入国务院工作。1988年 起,他先后担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局长、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副局长等职务,1991年调往中国 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担任总经理,从此开始了房地产开发的工作生涯。
风传:
孟晓苏绝大部分的论文都是从子夜2点之后开始写的,几十年如一日。他在中房集团的 写作习惯的形成与中南海的工作经历极为密切,所有文件都自己动手,从不用秘书。10多年来,他撰写和 主编了10本房地产业著作,发表了180多篇论文。
出身影响:
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到商场自然游刃有余。
点评:在官场和商场都有如此成就,还能说什么呢
名片:太合环球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 李长山
绰号:扑天雕
史前档案:官员出身,人生经历非常丰富。
报载:
李长山1951年生于河北玉田。下过乡,当过农民,做过铁匠铺学徒,当过兵,担任过新 闻记者,也做过政府官员。曾任秦皇岛市城建局办公室主任、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外资企业管理局局 长、秦皇岛市开发区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秦皇岛市开发区科技开发总公司董事长等一系列官职。1992年弃 官下海,开始涉足房地产业。1997年加盟太合集团,主持过北京欧陆经典、时代庄园、太合嘉园、太合国 际友谊村等多个大型项目的开发与经营。
风传:
其一、李长山18岁不到,就已经成了下乡知青,一个农民要吃的苦,他没少吃一点儿, 当时铁匠的工分多,李长山就想办法当了一名铁匠的学徒;
其二、1969 年,他被送进唐山《劳动日报》举办的一个“土记者学习班” 学习。机会加勤奋,使李长山参与采写的文章在《光明日报》的显著位置全文刊出,并引起唐山地区的轰 动,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出身影响:
官场历练很丰富,让他在房地产界也如鱼得水。
名片:合生创展董事局主席 朱孟依
绰号:入云龙
史前档案:包工头出身,1992年创办合生创展集团,从此发迹。
报载:
朱孟依是广东丰顺县人,早在1980年代中前期,20岁出头的他就已成为镇上的一个包工 头。朱孟依看到镇上很多人在开商铺,就去找镇政府,表示愿意帮助建设商业街,回报只要业主租金分成 。把开发与经营捆绑在一起进行策划,从这开始,朱孟依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原始的地产开发商,这也让他 挖到了事业上的第一桶金。朱孟依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来到香港,并顺利获得香港永久居住证,1992年他 与张荣芳、陆维玑夫妇一起在香港创办了合生创展集团。
风传:
其一、朱孟依以低廉价格抢先在当时尚属偏僻的广州天河区购买到大批农田,令合生创 展仅土地资产在此后几年即以数倍乃至10倍以上的级别增长。但也有传闻说,这得益于朱与政府的良好关 系,预先获知
广州新城未来发展的方向;其二、朱孟依做事极其低调,生活也不张扬,几乎不接受记 者采访,在网络上能搜索到他的惟一照片,还是因为合生创展在香港上市必须要提供的那张董事局主席照 片。
出身影响:
早年做包工头时,虽然很年轻,但已经具备商业房地产的操盘意识,所以后来成大业只 能说是顺理成章。
点评:也许哪天朱老板与我们在路上擦肩而过,我们却懵然不知。
名片:棕榈泉国际公寓董事长 曾伟
绰号:神算子
史前档案:银行高层出身,1996年涉足房地产。
报载:
1988 年,学农业经济的曾伟时年26岁,他从四川某国家单位辞职,来到了海南。在海 南,他先后在省政府、省人民银行工作过。30岁时候,曾伟已经成为了招商银行总行行长助理,但出乎所 有人的意外,一年后,他放弃了这个令人羡慕的职位,决定下海,开始了他从商的生涯。刚开始曾伟做了 一家投资银行,但据说他的第一桶金却是1996年涉足房地产时赚取的。不过,直到曾伟开发了北京棕榈泉 国际公寓这一高档项目,他才广为业界所知晓。
风传:
其一、曾伟年轻气盛时的理想是当个县委书记,但他在四川却感到无法施展抱负,也陷 入一个人生的低谷,于是他去了海南;
其二、他辞官下海后,在美国谈判收购企业时认识了后来的太太妮可 ———那时妮可已经获得了美国国籍并打算在美国长期居住。据说认识的起因是因为找 洗手间,曾伟则一开始就认准了妮可是理想中难得的伴侣。
其三、曾伟一心要在公寓里打造出有五星级酒店的大堂,因此他每到国外高档酒店,就 拿出随身携带的电子测量尺蹲下来测量数据,也不怕别人纳闷的目光。
出身影响:
在四川工作时已经表现出超前的意识,所以他下海;做房地产后,他也抢在多数人之前 开发高档公寓。
点评:坚持自己的信念,往往会取得成功。
名片:当代集团总裁 张雷
绰号:铁面孔目
史前档案:国家干部出身,1995年起涉足房地产。
报载:
张雷1962年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1989年至1995年任职于某国家保密机关。1995年起先后担任北京中际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北京当代城市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北京当代鸿运房 地产公司董事长、北京当代投资集团总裁等职务。近几年被列入福布斯内地百富榜。
风传:
或许因为下海前任职于某国家保密机关的缘故,张雷早期的传闻极少,几乎没有在各媒体上出现过, 那就留下一段空白传闻史吧。
出身影响:
读法律专业,干保密工作,自然不习惯张扬,所以为人低调。
名片:富力集团董事长 张力
绰号:豹子头
史前档案:公务员出身,1993年左右和李思廉创立富力集团,从此发迹。
报载:
张力1973年参加工作,从工人做起,后来在广州郊区二轻局做团委副书记。1986年,张力任花园村酒 店总经理。不久又被借调去筹建白云区政府办公楼。这段时间里,张力发现自己做生意的秉赋。于是1988 年,张力决定辞去公务员工作。最初他是做装修,后来才和香港人李思廉合作创办富力集团。
风传:
其一、张力刚开始主要是搞装修,从接小工程起步,断断续续做了5年时间,积累了二三百万元左右;
其二、1993年左右,他和李思廉一共投资2000万元,组建了广州天力地产公司,即富力集团的前身, 从此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合作。因为资金有限,他们刚开始时候主要以郊区或者城郊结合部地带的楼盘为 主,多是廉价的基地和市区旧厂房的拆迁地块。
出身影响:
在做公务员时即发现了做生意的禀赋,做地产时眼光独到。
点评:纵观其经历,有点时势造英雄的味道。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