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房地产>  正文

地产紧急诊断:调控效应进入手痒期 地产进入小时代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23/2010 07:54:00   来源:理财周报

  万科A暴涨标志着新的行业逻辑:谁先降价谁受益。降价已不是现金周转问题,而是存货周转率问题

  最近房地产的翻多迹象十分明显,形势似乎诱人。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从过去一个月的整体表现看,实际上回暖的苗头已不能称作苗头,部分区域几乎已经是“事实”。地产板块的事情,向来就不能孤立的谈论。理财周报认为,目前的地产回暖,只是调控的效应进入第二阶段,我们称之为“手痒期”,行情演绎有如火中取栗。那么,为什么我们要称之为“手痒期”呢?  

  地产进入“小时代”

  “告别大时代,进入小时代。”这个提法,是理财周报在今年3月提出的“地产牛皮市”观点的一个深化。

  从种种迹象看,中央对地产的调控,的确步入了一个长周期,而告别了此前擅长的短周期手法。作为对称,2005年以来的短周期调整,铸就了地产的大时代,而2010年开始的长周期调整框架,反过来就注定将地产拉入了小周期的泥潭。

  从种种信号看,我们有理由相信,管理层正在对“房地产经济裸奔症”展开会诊,且试图制定全套解决的方案。

  此轮调控,不特是为了解决一个泡沫,更是一次转型,一次自我救赎,以及某些的高层使命。站在空前的高度上,才能理解缘何2009年三季度房价即民怨沸腾,而管理层实质上一直保持缄默长达约5个月。在房地产这根藤,主要绑着3个蚂蚱: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以及以开发商为中枢的利益集团,最外围才是房地产投资客。

  调控最容易啃的骨头当然是地产的投机,只要进行放贷差别化管理即可。而以下信号不应该被解读为“调控的犹豫”,而是相反,应是“大调控的准备”——对商业银行的安全性进行一再处理:地产业务压力测试据称已经进展到个人放贷风险,对表外业务比如银信合作严厉监管、加强资本充足率,不惜一切代价保银行的再融资;严查监测地方保障性住房数据尤其是专项补助金用途、在“紧货币”基调下,以各种名义“松财政”以减缓地方财政压力、大面积排查地方融资平台压力,据称最终可能是中央财政借银行之手买单。

  宏大的规模注定了长周期,也注定了过去一月的地产回暖,完全不足以说明“政策无效”。

  因为,你看不见的牌,可能多得你数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