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多部委在房地产调控中携手作战的势头依然十足,但这对房地产企业拿地的热情影响甚微,此外,部分企业还在加紧逆势进军房地产市场的脚步。近日,中房协副会长朱中一又透露,中房协已多次“上书”国务院,建议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
从4月份至今,房地产上市公司拿地公告呈现逐月上升的态势。7月份,一共有16次拿地公告,比6月份多了一倍,是4月份的8倍。进入6月下旬以后,央企拿地的速度开始加快,仅6月末到7月初的三天时间里,首开股份、北辰实业、中国铁建和华侨城等国企在贵阳、北京、广州、天津等城市拿地的金额就合计约130亿元。
7月份以来,各种房地产调控松动的声音先后响起,房企对于土地的出手也变得更加大方。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多月以来,万科、华侨城、远洋地产、保利地产、中粮地产等20余家房地产第一梯队企业,在全国拿下60余宗土地,总资金投入高达300亿元。
传统房企自然不愿意在土地市场表现低迷的时候失去这有利的扩张机会,“国字头”房企也频繁出现在拿地的行列中,还表现的底气十足,而此时正值非地产主业央企退出,这还给市场留下了一个国资委“授意”的猜想。
8月份刚刚过了一半,央企夺地的脚步依旧从容而忙碌。中粮地产3日通过竞标方式获得杭州市下城区某地块使用权,总价9.78亿元。而另一个令人瞩目的就是远洋地产,在国资委要求78家非地产主业央企退出后,中远集团首先表态退出远洋地产,但其后的退出动作甚微,远洋地产跑马圈地动作依旧,8月份的表现更是高调。2日,在北京中服地块的拍卖现场不出所料的看到远洋地产的身影,4日,旗下子公司北京远凯置业公司出价19亿元,拍下上海两个地块,楼面价近2万元每平方米,这是远洋地产首次独立进军上海房地产市场,便获得“区域地王”的称号。
对此,国资委有关人士表示,央企拿地属于正常的经营行为,国资委没有“授意”相关企业在下半年“加速扩张”。不仅房地产企业忙着跑马圈地,就连非地产公司也在加紧攻城略地的脚步。
近日,京能置业发布公告称,为拓展房地产开发业务,京能置业与大股东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世贸天阶投资(北京)有限公司、万联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京能天阶置地有限公司”。
此前,康佳对外发布公告称,以3.42亿元购得昆山市周庄镇全旺路南侧总面积为36.7万平方米的土地。外界此前曾猜测,这两幅土地为液晶模组项目用地。但康佳的公告明确指出,该地块进行房地产及商业等配套产业开发,项目期预计为7年,预计在2013年开始实现部分销售收入并产生利润。项目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及申请银行信贷资金。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