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房地产>  正文

H股房企发债"屯粮" 高息债暗藏高风险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12/2010 11:56:00   来源:地产中国网

  在“史上最严厉的调控”阻击下,内地融资渠道遭到“围追堵截”,在H股上市的开发商另辟蹊径,大举发债,掀起一股海外发债的大潮。

  8月10日,据香港消息人士称,合景泰富近日计划发行2.5亿美元7年期债券,该笔债券由摩根斯丹利、渣打银行牵头发行,四年后将提前赎回。

  这只是冰山一角。此前,恒大、碧桂园、佳兆业、雅居乐、花样年、人和商业、远洋地产及世茂地产等在H股上市的内地开发商,先后祭出举债大旗,于海外市场大肆“圈钱”。据地产中国网统计,截至目前,上述开发商发行票据的总额已超过60亿美元。

  华高莱斯国际地产(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公衍奎向地产中国网表示,即便发行海外票据的融资成本较高,但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较大,汇率差异相对降低了房企融资成本;此外,发行票据操作上相对简单,因而受到资金饥渴的房企青睐。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认为,在“新政”阻击下,楼市成交量跌至冰点,目前来看,房企发债并不意味着资金链出现了问题,大部分房企是未雨绸缪,借此调整财务结构,为更残酷的冬天“屯粮”。

  H股房企掀起海外举债大潮

  引领此次发债大潮的当属激进“跑马圈地”的恒大地产。今年年初,恒大高调宣布,向美银美林、高盛及中银国际发行7.5亿美元、2015年到期的优先票据,年率高达13%。恒大地产表示,发行票据所得净额7.3亿美元,大部分将用作偿还此前发行票据的本金及为新增项目提供资金。

  抢跑海外发债第一单后,时隔百天,也就是4月底,恒大地产又向华人置业及刘銮雄发行了6亿美元优先票据,于2015年到期,利率仍然高达13%。此次发债筹款净额为5.85亿美元,将为现有及新增项目提供资金。两次发债,双双成功,亦刷新了海外发债的最高记录。

  然而,恒大上市后,屡次的资本运作,都被市场视作其财务状况的即时反映。对此,恒大地产一位高层回应,市场对恒大的资本运作常有误解,目前,公司的财务状况较为健康。

  一位港股分析师向地产中国网表示,恒大的发展策略是“短、平、快”,快节奏的拿地、开发,对资金需求量需求较大,财务压力不可谓不大,因此,大举融资之后,需要快速推盘,才能熨平财务压力。

  恒大两次成功发债后,其他港股内地房企迎头赶上。4月底,于去年成功跻身香港资本市场的佳兆业发行了3.5亿美元2015年到期的优先票据,年利率比恒大地产更高,为13.5%。

  碧桂园亦不甘落后,亦在4月份发行了5.5亿美元2017年到期的优先票据,利率为11.37%。碧桂园称,此次筹得款项将用于回购集团于2013年到期而当前尚未赎回的可换股债券、及用于现有或未来之房地产项目的建筑费及土地款。

  雅居乐也来凑热闹,4月底,其发行了于2017年到期、本金为6.5亿美元、年率为8.9%的优先票据。雅居乐称,融资所得净额6.4亿美元,将用于赎回2006年票据尚未偿还的本金及作为公司一般性开支。

  正在房企发行票据热潮之时,新政调控赫然落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海外投资者的积极性。4月23日,于去年10月成功在香港上市的恒盛地产宣布,暂停发行优先票据计划。对此恒盛地产给出的解释是,市况太拥挤,又遇到调控猛然来袭,只能暂时退一步。

  在新政的影响下,恒盛发债折戟,房企的发债热情暂时消沉。然而,随着政策的逐渐稳企和消化,开发商的发债热情也日益高涨。

  5月后,花样年、人和商业等房企再举发债大旗,分别融资1.2亿美元和3亿美元,利率分别高达14%和11.75%;7月中旬,远洋地产发行了9亿美元优先票据,成为今年数额最高的一单房企票据融资;世茂地产紧随其后,发行了2017年到期的5亿美元优先票据,利率达到9.65%;进入8月,碧桂园上演发债“二进宫”,将发行年利率为11.75%的4亿美元优先票据。

  发债融资如此盛行,上述港股分析师给出的解释是,一般情况下,根据H股会计准则规定,发债体必须在财年结束后的4-5个月内发债,否则需要另外准备一份业绩报告,因此,不少有融资计划的开发商,会争取在这个时间窗口密集发债。

  上述投行人士则向地产中国网表示:“今年以来,恒大、碧桂园发行了两次海外票据,大多数房企并不是首次发行高息债,因此,眼下来看,这些企业偿还即将到期的外债成为当务之急。”公衍奎则认为,在调控依然严厉的语境下,开发商则见机行事,先筹未来的票子,以为后续成长及持续调控储备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