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房地产>  正文

开发商频挖央企墙脚 盯区域规划应对楼市调控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4/2010 09:18: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面对宏观调控的持续打压,房地产企业施展各自的经营之道,除了绞尽脑汁加强营销、多方活动筹集资金外,一些公司也有“非常”的策略——紧跟区域规划,乘机挖央企墙脚,靠着地方资源“蹲点吃透”,成为应对行业变局的法宝。

  紧盯“规划”

  瑞银亚洲房地产研究部主管王震宇近期一直奔波于内地主要城市。在与各地开发商的接触中,他感觉,受惠于区域振兴规划的二三线城市的开发机会依然被看好。

  “今年下半年,一线城市整体均价预计将下跌两成左右,二线城市会跌得少一点,三线城市要看不同的地区,可能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去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十余个区域振兴规划,相关地区从今年开始将逐步落实发展,而这将改善当地的基础建设、推动经济增长。开发商到这些区域扩张拿地的开发风险相对较小。

  7月以来,浙江一家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总裁频繁造访江西九江。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出台前后,该公司曾以75689.6万元的受让金额竞拍获取九江市一宗地,该宗地位于九江中心城区,土地面积40.69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73.25万平方米,楼面价约1033元/平方米。

  “有振兴规划的区域是今后产业提升和城市化发展的典型区域,势必带来房地产开发的机遇。这些地区对商业和住宅的需求将逐步释放,而目前地价较低,风险不大。”一位开发商人士说。

  7月16日,厦门国贸(600755)全资子公司合肥天同地产有限公司在安徽合肥的土地招投标活动中,以5.25亿元总价取得政务区一块商品房建设用地,该地块占地面积6.0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29万平方米。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后,到合肥来考察地产的开发商逐渐增多。土地出让金额也逐月攀升。”合肥市国土局有关人士坦言。

  新政后,合肥土地市场依然保持“热度”。4月28日,合肥土地招投标中心集中出让4块地,总面积仅123.58亩,但4块地拍卖总价超过7亿元。4场拍卖均以溢价100%-200%的价格成交。万科、鹏泰、信达、恒茂、和地、拓基等大腕开发企业云集,且竞争激烈。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合肥市成功出让27宗商、住用地,面积达到2526.6亩,平均成交地价为387.8万元/亩,同比上涨63.5%。出让金额高达97.98亿元。

  “皖江城市带开发空间大,承接产业的能力强,是国家启动内需的重点区域。今后吸纳劳动力以及人口转移的空间广阔,这将带动房地产市场的扩容。”业内专家指出。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14个区域规划,其中中部地区4个,东北地区2个,西部地区1个,东部地区占7个。

  中国指数研究院指出,这些区域规划将从扩大房地产市场区域辐射力和提升居民购买力两个方面促进区域房地产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