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与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日前联合发布《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报告中显示,北京人40%已经是中产阶层,高于中国中产阶层23%的比例。不过,北京的中产阶层内部差异明显,掌握权力的党政干部以及中小企业主与作为“房奴”、“车奴”的底层白领的收入相差9倍多。
月入6000元为中产门槛
良好收入是中产阶层的基本特征,从收入状况来看,本次调查的中产阶层平均月收入为5923.18元,中产阶层家庭平均月收入为10007.96元。《报告》指出,作为现代社会主导阶层,目前北京中产阶层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超过40%,约540万人。这个比例明显高于全国中产人群23%的平均水平。
该分析报告将社会阶层结构简要划分为财富阶层、中产阶层和社会中下阶层。财富阶层所指的是社会最上层的“经济精英”,财富和收入的快速增加最为明显,中产阶层则是现代社会主导阶层,而社会中下阶层规模目前不断缩小,这其中主要是指农业劳动者所占的比例不断缩小。《报告》对中产也进行了3类划分,中产阶层分为最上层、中间位置和中下层三种。其中,处于中产阶层最上层位置的约有12.5%,中间位置的约有19%,中下层位置的占68.5%。
中下层多为“房奴”“车奴”
《报告》认为,处于最上层的中产阶层主要包括党政干部以及中小企业主中的大多数,以及经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少数。这些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掌握一定的权力,拥有高收入,消费能力强,普遍拥有房产、私家车以及其他高档消费品,在文化资源、组织资源和经济资源拥有方面处于优势。
而中层则稍微偏弱一些,主要包括经理人员、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大多数,有较高的收入,消费能力较强,拥有房产、私家车以及其他高档消费品的比率较高,但这部分人当中有相当多人背负着银行的贷款。
与前两者相比,中下层压力最大,他们的收入水平并不高,目前社会上所谓的“房奴”、“车奴”主要指的是这些处于中产阶层中下层位置群体中的大多数,以及处于中间位置的部分中产阶层群体。
调查结果表明,北京中产阶层月均收入的标准差为7083.96元,超出个人月收入平均值。但是,中产阶层20%最低收入组与20%最高收入组的收入差距为9.09倍,比北京城乡(8.92,0.11,1.25%)居民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的差异还要大。
专家呼吁再开展房屋普查
据了解,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大约是17.9%,这一数据2009年已经达到了46.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是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两倍左右。如今中国的城市化正在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日前有媒体报道,一项对全国660个城市的调查发现,有高达6540万套住宅电表连续6个月读数为零,这些空置房足以供2亿人居住。建设部原副部长杨慎表示,如果该信息准确,那么有必要进行第二次房屋普查,毕竟中国已30年没有做普查了。今后应该通过普查,根据新数据,来制定新住房政策。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