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房地产>  正文

房产信贷降温明显 下半年信贷运行面临不确定性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19/2010 10:13: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4.63万亿元,同比少增2.74万亿元。房地产是信贷缩量的典型领域。不过,记者采访发现,部分地区出现了二、三套房贷政策局部松动的迹象。对此,银监部门重申要求各商业银行严格执行差别化的房贷政策。信贷政策面和市场面因素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下半年楼市的走向。

  上半年房地产开发贷和个贷“两头降温”

  梳理国家统计局上半年的数据,可以清晰地发现房地产信贷收缩的轨迹。1-6月,房地产企业国内贷款逐月累计分别为2489亿元、3674亿元、4552亿元、5550亿元和6573亿元,逐月累计增幅分别为46.1%、44.3%、39.9%、43.6%和34.5%,逐月回落。

  个贷方面同样如此:1-6月,个贷逐月累计数额分别为1443亿元、2193亿元、2955亿元、3744亿元和4538亿元,前四个月的逐月累计增幅均在100%以上,但5月便回落至88.8%,至6月进一步降至60.4%。不难看出,4月中旬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五六月份房地产信贷收缩最为明显。

  上海的情况也是如此。央行上海总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房地产调控新政策的持续作用下,6月份全市个人住房贷款增加30.8亿元,创下了近一年来月度增量的新低。整个第二季度,上海全市人民币住房贷款增加170.8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少增104.5亿元和167.3亿元。

  “4月后的政策可谓雷厉风行!”上海一家知名个贷机构负责人说,“我们5月办理的二手房贷款减少了七成。”

  总体上,差别化的房贷政策执行较为严格。比如,上海银监局6月份对四家主要银行监测和抽查的结果显示,第二套及以上房屋贷款套数明显下降。6月15日-30日间,样本银行第二套房贷总共审批通过63笔,环比减少27笔,“这些贷款均符合政策认定标准,满足首付成数、利率的要求”。“差别化信贷政策”偶现松动

  当银行的房贷生意最为清淡之际,“差别化房贷”的堡垒正出现一丝丝裂隙。记者从长三角地区的一些房贷机构获知,从6月中旬开始,少部分支行已经从过去的“认房又认贷”转为“认贷不认房”。

  一家个贷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房地产调控新政策实施后,不管首套房有没有贷款,购第二套房都要求首付五成、1.1-1.2倍利率;而从6月中旬开始,只要客户首套房没有贷款,即使是第二套房,在个别支行也可享受首套房‘首付三成、0.7-0.85倍优惠利率’政策。”

  该公司6月中旬以来办理的15%的单子都属于这种“放松的二套房贷”。这位负责人说:“一些支行去年的业绩做得很高,今年绩效压力很大;严格的房贷政策执行一阵子还可以,但时间长了就难以坚持。”

  在差别化的信贷政策中,首套房的首付比二套房至少低两成,利率更是要低三四成;不难理解,一旦松动,其对投资投机者吸引力之大。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委6月下发的《关于规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的通知》要求:“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和地方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对其暂停发放住房贷款。”

  从目前各地已经出台的细则看,除个别城市明确“第三套房停贷外”,绝大多数省市并未对第三套房贷款“一刀切”地叫停。记者以购房者身份致电长三角多家银行信贷部门,对方均告知可以申请第三套房贷,不过首付大多要在五六成以上,利率也有所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