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房地产>  正文

房贷新政执行暧昧 银行称不舍"割肉"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28/2010 14:51:00   来源:投资者报

  “忙吗?”“最近不忙。”

  “有时间出来聊聊?”

  “没问题,今天就来吧。”

  这是《投资者报》记者6月21日与某国有银行总行信贷部门负责人的一段对话。半年前,该人士忙得电话里都来不及多说两句话。

  他的放松来源于今年房地产的调控政策。

  这半年,日子过得跟“过山车”似的当属房地产行业从业者,一条条楼市新政频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房地产挨刀,银行少不了跟着被捆绑调控,一个直接的影响是,现在银行信贷部门闲暇时间比以往多了很多。

  《投资者报》对上述信贷部门负责人采访获知,工作闲了,可业务不能闲,不然如何出业绩?在他看来,银行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房贷这块“肥肉”该如何处理才能又不违背政策、又能尽量保全。

  “国家下大决心了”

  多年来,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关联密切,对其他行业的影响也巨大,如水泥建材等下游行业。但每逢房地产调控,首当其冲受连带影响的是银行。

  “如果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情况还不至于如此。1991年,住房信贷业务开始起步,尤其是1995年8月央行颁布《商业银行自营住房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后,才标志着银行商业性住房贷款走上正轨,同时也标志着从此银行业与房地产成为‘战略同盟’。”上述负责人向记者回忆说。

  当时,银行业与房地产可谓皆大欢喜,银行业有了新的一块盈利“肥肉”,房地产也因更多的人能贷款买房而蓬勃发展。

  特别是在1998年4月央行发出《关于加大住房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设与消费的通知》后又颁布《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直接刺激了住房贷款的增长,当年个人住房贷款比上年增加了324亿元,其后每年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

  “尝到甜头了,双方都拼命发展这项业务。”他说。开发商能源源不断地从银行获得“血液”不断开发,银行不但能得到部分贷款收益,还能与地产商及地产中介机构合作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

  但双方过于扩张,使得房价上涨过快。2005年的“国八条”让很多银行人士至今还耳熟能详,“当时我们的感觉就是风声鹤唳。”他回忆至此,仍觉往事在目。

  “在当时看来,国家已将稳定房价提高到了政治高度。第一次遇到这样严厉的调控,谁都不敢怠慢。银行得紧随政策走。”

  不过,走到2005年尾,当年的房地产调控似乎并没有造成伤筋动骨。

  “但今年看样子,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是下大决心了。”该人士特意提到,“渤海银行北京分行房贷业务遭全面停止释放了这样的信号。过去的楼市调控,主要是从国有大行监控着手,而今年渤海银行收到罚单,大有警示其他股份制银行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