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是媒体爆炒的那样,好像是今年发改委才提出了房地产税的改革问题,而是早在十二年之前就提出了改革的愿望,并且是每年都作为工作的重点在抓,不过是抓“研究”先要从理论与可行的操作层面先弄清楚如何改革、如何替代、如何在不增加民众的消费负担的同时进行改革,而绝非是简单的加上税种、掠夺民财。网络上的评论与抱怨在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中影响着决策者的思维,甚至会根据这些不明真相的宣传而制定错误的决策。(6月24日《经济参考报》)
任大炮发文广告于天下,“开征房产税还很遥远,时机尚未成熟,不具备开征的条件”并告诉人们,“注意发改委的文件,不用被媒体的忽悠蒙上了自己的眼睛”。情真意切,溢于言表,令听着动容,闻者足戒。
任志强是北京乃至中国举足轻重的地产大亨,虽有国企背景但不妨碍任总叱咤商界,语出惊人。
应当承认,任志强此次在报纸上撰文,秉承了其说实话、真话的一贯的风格,站在开发商的立场上,任志强的话并未过错,只是在消费者眼里,如果房地产市场管理者、行政管理层面的人们也能够将屁股放置在自己的位置上,房地产市场也就不会动不动就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变来变去之后,房价越来越高。
最近、最狠的一招“开征房产税”原本还能够让持币观望的人们看到点曙光,现在任志强的一篇文章还是告诉了大家“皇帝的新装”并非是媒体臆想的样子。
毕竟任志强的话比记者们靠谱,历史证明了任志强的绝大多数观点的正确性,就如同很多人讨厌娱乐圈里的宋祖德,但没有人敢否认,宋祖德曾经爆料的八卦新闻都被一一验证了,当然不包括最近的宋祖德败诉的案件,另当别论。
中国房地产市场近10年的变化,消费者与开发商之间角力的结果永远是开发商赢,作为裁判员的管理层为何不断出台政策限制开发商后,还是没有消费者的“好果子吃”,任志强给出了答案——信息的不对称。以北京为例,在上涨了10倍的房价后,出现个把月的“零交易”和房价下降“每平米3000元”的利好消息依然没有改变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上涨大势所趋,寄希望于开征房地产税的人们有理由相信房价会下降——媒体如是说。
作为业界人士,任志强的话显然比媒体更加可信,看看发改委的“失策”导致了公共租赁住房晚出台了至少3年就完全可以相信任大炮的分析是有理有据的。并不是从“开征房产税”开始就消费者才身陷信息不对称之中的,任大炮现在的悲天悯人也不过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量才释放出相关信息的,信息不对称从商品房市场成立那天起就已经注定成为中国消费者是宿命了。
信息的不对称,从经济学方面解释,就是“指交易一方对交易另一方的了解不充分,双方处于不平等地位”。从房地产市场看,这种信息不对称就更明显了,10年前还有人质疑房价的成本比例是多少,10年后的今天,人们已经忽略了房地产商成本的概念,而是关心房价上涨的速度能否迟缓一些。任志强提醒人们一是要注意发改委的文件,二是媒体报道忽悠,就没有提及房地产商是不是也能够把自己的成本公布出来。
房地产的乱象如果仅是价格因素在起作用,相信发改委是能够搞定一切的,但能够获知、熟读发改委文件的购房者毕竟是少数;如果仅是媒体报道忽悠助长的结果,消费者也可以放弃对媒体的关注,但问题是,不通过媒体又如何获知其他信息呢?
一个完整的房地产市场的消费链条中,只有消费者是信息不对称的受害者,媒体不过是个既得利益群体的传声筒,市场管理层还没有养成中立的、冷静的、公开的信息发布体系,人们也只能在任大炮这样的“另类”开发商中获知一点内幕了。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