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16万我也不要了,现在哪儿没有便宜的房子呀。”谈到自己那段纠结的买房经历,市民金先生就气不打一处来。
金先生结婚已有5年,一直和妻子蜗居在单位提供的20平方米“陋室”中。2010年,儿子就要来到这个世界,两人一商量,决定拿出所有的积蓄,买个大三居,把置业的需求一次性释放掉。春节后,在中介的介绍下,金先生看上了天通苑小区一套16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楼层居中,南北通透,视野开阔,唯一的缺点是还未满5年的上市时间,得等到4月以后才能办理过户手续。房主最初报价250万,一番商量后,金先生以240万定下了这套房。
就在金先生重新踏上找房之路时,4月14日,国务院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新政出台了,“房价要降”的声音甚嚣尘上。之后,从通州、望京开始,二手房价从最高点迅速下降。到了5月底,天通苑小区的挂牌均价已重回每平方米15000元,有些着急脱手的业主,报价已降到14000元。前天,金先生又接到了那位违约业主的电话,说是只要他感兴趣,可按224万卖给他,比当初谈的价还低16万,算是弥补爽约之失。“价格是还可以,但好马不吃回头草,现在想卖我还不想买了呢。”金先生颇有底气地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扩大了看房范围,要在政策的利好下仔细挑套性价比高的房子。
画外音
据“链家地产”统计,3月初至4月中上旬,房价持续攀升,20%挂牌业主都存在着“过段时间房子会卖得更高”的心理,捂盘惜售现象屡有发生。但像金先生这样,签署成交合约后再跳价的业主并不是很多,预计比例不超过5%。“因为违约要赔付双倍违约金,所以业主跳价的风险和代价相对较大,并不像未成交临时反悔那么多。”市场分析师张月告诉记者。不过,人算不如天算。4月中旬随着新政的陆续出台,楼市迅速转淡,恐慌抛售的心理也逐渐显现。在4月15日至5月15日网签的25868套二手房中,有30%都属于业主前期惜售,新政后又恐慌市场变化而急于成交的。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