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野马有奔向悬崖的危险,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之外,上万亿的资金正逼近堤岸。
本报记者从接近监管层人士处获悉,截至4月30日,银行与信托公司间的合作业务总规模已达1.88万亿元,而在一个月前的3月31日,这一数字不过是1.3万亿元,短短一个月激增5800亿元,相当于当月人民币贷款增量7740亿元的75%。
这一势头引起监管部门的担忧——如果不加遏制,年初设定的7.5万亿信贷规模控制目标将可能被远远突破。为此,监管部门已于6月1日下午紧急召集银信合作业务规模最大的12家信托公司开会,要求信托公司压缩银信合作规模,放慢增速,加强合规管理。
监管部门警告说,如果到6月底,银信合作规模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届时将出台更为严厉的监管措施。
设定时间表
据悉,银监会自2009年下半年起一直在控制银信合作业务规模,但是从今年前4个月的数据来看,效果不尽人意,因而被迫加大调控力度。
一位参加了前述6月1日会议的信托公司人士透露,监管部门的参会人士在会上要求12家信托公司主动压缩银信合作业务的规模和增速。这些被认为“银信合作业务增速过快、绝对数额过大”的信托公司包括中融信托、中信信托、中海信托、平安信托等。
为强化监控,监管部门将比照对商业银行贷款按季考核的方式,对信托公司银信合作业务进行每月考核。以2010年4月30日数据作为参考,以6月底数据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
控制银信合作规模的成效也将与信托公司的监管评级高度挂钩。据信托业人士介绍,在对信托公司监管评级过程中,监管部门在对评级工作作最终核定时,将针对银信合作中的通道业务在“合规性”、“资产管理”、“盈利能力”等三个方面予以扣分。
同时,监管部门要求各信托公司立即开展对银信合作业务合规性的自查。之后监管部门还将启动现场检查,一旦发现违规,将采取暂停该信托公司的银信合作业务,下调信托公司监管评级,甚至会追究公司领导及合规管理、风险管理等相关条线负责人的相应责任,并要求董事会更换有关高管人员。
所有这一切的成效,都以6月底为一关键性的监测时点。
多位参会的信托业人士透露,据会上透露的情况,在整肃银信合作业务时,监管层会考虑几条原则,其一,解决问题的办法应当是“疏”,而非“堵”;其二,强调坚守风险底线和风险管控;其三,避免政策短期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非治本之策,且要防止在解决了一个问题的同时,带来更多的其他问题。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