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统计数据>产销>  正文

全年产量过百亿"过剩"LNG"水陆两栖"谋新生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0/09/2012 14:50:31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汪珺

  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我国LNG(液化天然气)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据统计,目前国内共有42家LNG生产企业,LNG接收站13座,年均产量增速为28%。截至今年9月5日,国内LNG总产能已达2138万方/天,全年产量有望达到100亿立方。

  与大幅增长的产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LNG工厂利润却因供给过剩而节节下滑。金银岛统计数据显示,今年8月,全国LNG工厂平均利润为407元/吨,较2011年同比大跌60.7%。截至9月中旬,全国LNG市场均价较8月底再下跌70.67元/吨,9月LNG价格指数再创年内新低。

  过剩产能何处谋出路?近年来,已有企业将眼光从单纯的调峰用气投向了以LNG作为燃料的气动车、气动船以及配套设备的研制应用领域。据悉,目前三大油及广汇能源、新奥燃气、港华燃气、华润燃气等一批公司已相继进入LNG新能源汽车研究领域,并相应作出了3-5年建设LNG加气站、生产LNG公交和重卡的规划。而在LNG船用领域,目前已有湖北西篮、北京油陆、昆仑能源、新奥燃气、广汇能源、福建中闽等多家能源企业为抢占LNG船舶市场而开展了船舶燃料油改气示范项目的运作。

  LNG能否在“水陆两栖”领域大展拳脚从而获得新生?众多企业正在市场爆发前夜摩拳擦掌,酝酿新机。

  过剩产能寻出路

  在中石油陕西华油天然气公司前的一块空地上,一名技术人员正在将一罐无色液体缓缓倒入一只玻璃杯中。液体逐渐升腾出一团团白雾,仿佛戏剧舞台上大侠腾云驾雾时脚踏的云彩。

  “注意了,注意脚下!”话音刚落,只见这名技术人员提起那罐液体,对着地面一泼。“哧啦”一声,液体瞬间变成一粒粒小珠子,朝四面八方滚动开来,一眨眼功夫便无声无息地消逝在空气中……

  “这就是液化天然气,俗称LNG,无色无毒无味,是天然气经净化处理、再经-162℃的常压液化形成,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00。常温下会迅速气化,不会爆炸,也没有污染,是一种十分清洁、高效的能源。”面对惊叹不已的人群,这位技术人员笑盈盈地说道。

  中国的液化天然气产业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小型LNG装置的实践。作为气体燃料,LNG用于发电、陶瓷、玻璃等行业;作为洁净燃料,可供交通运输和居民用气;作为冷源,可用于生产速冻食品以及塑料、橡胶等的低温粉碎。

  近年来,LNG产业迅速发展。大宗商品平台金银岛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共有42家LNG生产企业,正式对外销售出液的单位35家;LNG接收站13座,其中,中石油4座,中海油7座,中石化2座;企业方面,昆仑能源、吉林天富、昆仑燃气、内蒙时泰、延长集团、新疆广汇、宁夏哈纳斯等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众多企业的参与推高了LNG产能。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9月5日,国内LNG总产能达2138万方/天,同比增长155%,年内还有产能总计711万立方米/天的13家LNG工厂计划投产。“目前,中国LNG的产量增速约为28%。预计到2012年年底,已经投产和在建的产能可达3000万立方米。这意味着,LNG市场即将达到100亿立方米的年产量。”金银岛天然气分析师蒲德琴说道。

  上游产量激增,下游需求却因经济状况低迷而不振,这使得今年以来LNG价格不断走低。截至9月14日,全国LNG市场均价较8月底再下跌70.67元/吨,9月LNG价格指数达今年最低点。LNG工厂利润也因此不断萎缩,8月份全国LNG工厂平均利润在407元/吨,较2011年同比大跌60.7%。

  据了解,LNG用于管道气的价格受国家管制,一般是在国家限定价格的基础上每吨上调230元,同时允许有10%的上下浮动空间。“天然气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居民用气、工商业用气、汽车用气等。其中,民用气的提价需要通过听证会,提价难度加大,民用气的毛利受到挤压。”瑞银证券认为,随着天然气供应价格的逐步上行,天然气供应商将发展包括车用天然气等在内的利润水平较高的业务。

  “陆上跑”日渐风靡

  “对公司而言,LNG气化进入管道销售会受到价格管制,亏损不可避免。但用作动力的LNG价格是根据柴油市场销售价格的75%来确定的,因此不仅能减亏,还有望增加盈利。对用户而言,用LNG作为动力燃料,也是既经济又环保。”中石油一位内部人士这样评价LNG用于汽车动力的优点。

  近年来,我国LNG燃料汽车进入快速发展通道。目前,国内已经有新疆、山西、内蒙古等地的LNG重型卡车及北京、杭州、深圳、乌鲁木齐、昆明、海口、湛江、张家口等城市的LNG公交相继投入运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08年,我国LNG客车仅有50台,没有LNG重卡;到2010年,LNG客车发展到2830台,LNG重卡达到2952台。申银万国预测,2011年我国LNG汽车的销量约为1.5万辆,2012年销量将达到3-3.5万辆,比过去4年总和还要多。

  对于以跑长途运输为主的重卡而言,使用LNG替代柴油,可谓“节油又省钱”。据测算,同等排量的汽车若使用LNG,可分别节省燃料费用和保养费用30%和10%以上。而在价格上,同等热值的天然气和汽油相比,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一半。

  陕汽延安专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宁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以公司开发的柴油平均替代率为70%的混燃车为例,在柴油价格7.5元/升、LNG价格4.5元/方的前提下,一辆车每百公里可节省燃料费74.5元。以全年行驶10万公里计算,则全年可节省燃料费用7.45万元。

  “一辆重卡加满气一般需1000来块钱左右,可以跑600多公里,整个加气过程只需3分钟即可完成。总的算起来,改造一辆重卡的成本一般在6-8万元之间,一年跑下来,基本上就可收回改造成本了。”他这样算到。

  根据瑞银证券的统计,2011年LNG重卡销售量约为8000台,预计今年能够达到2万台左右,同比增速超过100%。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下,众多车企纷纷布局LNG重卡业务。其中,陕西重汽今年上半年LNG重卡的销量已达到3000台,预计2015年产能将达到10万台;中国重汽(000951)上半年销售LNG重卡2000台,预计全年将超过4000台。此外,北方奔驰、北汽福田、安徽华菱、安徽江淮、重庆红岩等也正在或将要开展LNG重卡业务。

  能源企业亦在切入这块蛋糕。据悉,目前三大油及广汇能源(600256)、新奥燃气(HK.02688)、港华燃气(HK.01083)、华润燃气等一批公司已相继进入LNG新能源汽车研究领域,并相应作出了3-5年建设LNG加气站、生产LNG公交和重卡的规划。

  “重卡载重量大,且多用于长途运输,能耗较高,因此用LNG作为动力效益更加明显,推广也较容易。而LNG公交也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为其成本较低,并能实现对城市的零排放、零污染。”上述中石油人士称。

  两大油是目前推广LNG公交的主力军。今年2月29日,中石油捐赠北京市的首批LNG公交车开始在长安街运行;3月15日,中石化也披露,旗下北京石油分公司将与北京燃气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推进北京市LNG公交车及相应加气站建设,并启动长安街沿线清洁公交线路运营。

  “去年底公众对PM2.5的关注和环保部承诺2015年公开PM2.5数据,给LNG公交车新的发展契机。”国金证券认为,若长安街的LNG公交车实现安全运营半年以上,两大油会启动在其他城市的推广,“预计届时公交车用LNG市场会像当初西北地区重卡用LNG市场那样爆发增长。”

  “水中游”有望成行

  除了“陆上跑”,LNG“水中游”的船用市场也在悄然兴起。目前船用燃料主要分柴油和燃料油两种——柴油主要用于中小型高速船舶,成本较高;燃料油主要用于大中型船舶,排放污染物较多。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扬,LNG作为新兴的船用动力燃料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

  有研究表明,纯LNG驱动船舶与传统燃料船舶相比,C02排放量可降低40%,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约85%。虽然LNG动力船舶的建造成本比普通船舶高15%,但是每年的使用成本能够降低30%左右。LNG动力船舶已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地区取得成功。据挪威船级社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球LNG动力船舶已有22艘在商业化运营。

  “中游储运环节是LNG产业链中供需缺口最大的环节,其中需求增长最快的是车用LNG领域,而更大的船用市场的开启将保证需求不会萎缩。”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这样写道。据挪威船级社预测,到2015年,全球以LNG为燃料的新船订单将达到500艘,到2020年将升至数千艘。

  有望成行的LNG“水中游”显然已经吸引了为数不少的企业就LNG动力船舶展开积极尝试。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已有湖北西篮、北京油陆、昆仑能源、新奥燃气、广汇能源、福建中闽等多家能源企业为抢占LNG船舶市场而开展了船舶燃料油改气示范项目的运作。如2011年3月25日,昆仑能源提出“气化长江战略”,开展LNG动力船舶的示范应用工作。目前,以济柴LNG发动机为动力的新能源船舶示范项目,已在长江武汉段、芜湖、京杭运河及珠江四地共8艘船舶上同时实施。

  不过,尚未建立LNG船舶加注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LNG船舶的发展。今年5月,江苏海事局、中国船级社南京分社和江苏海企集团等举行签字仪式,合作研制我国首个LNG水上加气站技术规范,这有望成为我国船舶运输领域推广LNG燃料的政策基础。与此同时,我国首个LNG水上加气站试点的建设也正在江苏展开。试验成功后,江苏将在长江附近建设10座加气站,并对1000-5000吨级的黄沙船、散货船和集装箱船进行LNG动力系统改造。

  “LNG气动船是近年来推进的一个方向,只是相对于LNG车而言,发展较慢也不够成熟。LNG车已经过国内外市场较长时间的试验,但LNG船的市场并没有规模性铺开,目前只是在一些方面进行试验。”在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领域研究专家刘毅军看来,LNG车、船的发展均面临着改造技术标准缺失、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等因素制约,要形成稳定增长的市场尚待时日。

  对此,上述中石油人士也坦陈,尽管LNG作为交通运输动力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目前仍处于市场建设、开发和推广阶段,仍旧以部分省市为主,尚未形成全国性市场。“从重卡、公交到油田钻机,再到LNG动力船,市场的确要有一个逐渐认识、接受的过程,可以说现在正处于由点及面、爆发式增长的前夜。”他称。

  “这就像当年西气东输建成后通到上海之初,供应也是相对过剩的,因为一是当时的城市管道建设还没有跟上,二是人们仍然习惯于使用煤气罐,对于天然气的‘好处’并不了解。”该中石油人士认为,一旦LNG被市场普遍接受认可后,未来的市场空间将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