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黄河博物馆平移后变“危楼”巨资动工引争议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26/2012 16:30:46   来源:北京青年报

  据媒体报道,经过7个月的一点点“挪动”,位于河南郑州市的黄河博物馆主体建筑,终于“平移”到距离原址101.7米远的新址。然而,由于花费巨大和建筑上的“裂痕”,这项耗资数百万的工程被认为是劳民伤财,不值得。

  昨日,施工方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作为近60岁的老房子,“裂痕在平移前就存在”,而文物价值不能只用钱来衡量“值不值得”。

  争议: 花巨资平移“危楼” 不值得

  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紫荆山公园西段的黄河博物馆,由于受地铁线路的影响,从2012年5月18日起进行主体建筑的平移。在经过7个多月的挪移后,12月24日,博物馆主体建筑,挪到了距离原址101.7米远的新址。

  然而,这项工程引起了质疑。据媒体报道,有记者看到,黄河博物馆的整个主体内外由钢架支撑,大门、窗户、装饰均有“伤痕”,建筑成了“危楼”。此外,迁移工程耗资约200万元人民币,加上后期的复建预计耗资500万元人民币。有市民质疑,与其迁建旧房“劳民伤财”,不如拆掉重建。

  施工方:60岁房子超期服役

  之前就有“裂痕”

  黄河博物馆迁建工程项目技术总负责人张向东,昨日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黄河博物馆建造于上世纪50年代,距今有近60年的历史,以现在的建筑标准来衡量,也算是“超龄服役”。加上建筑本身是砖木结构,没有钢筋混凝土来支撑,在平移之前,这些裂纹就已经存在。“如果说伤痕危楼,在迁移之前就已经是危楼。”

  张向东也坦承,平移过程也对建筑有一定的损害。由于迁移的角度并不在一条直线上,还需要绕过树木等遮挡物,其间经过三次转向,尽管是一寸寸地挪移,但是在平移过程中,有些裂缝闭合,有些裂缝开裂得更大,但这些“损害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而对于“劳民伤财”的评价,张向东说,花费的具体数字他不好说,但是他们做这个项目的利润,比做其他项目的利润都低。黄河博物馆作为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馆之一,具历史文化价值,“文物保护不是金钱就能衡量的”。

  博物馆所处地铁标段的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魏凯华昨日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称,平移过程中一直有监测,建筑损害情况均在控制之中。稍后文物部门还将对平移修建的黄河博物馆进行验收。

  迁移方案经过多次更改

  据了解,关于黄河博物馆的迁建,有关部门曾提出了三套方案,其中之一是整体平移,另外一个是保护性拆除,再异地重建。最终,国家文物局进行了批复,采取了第三种方案,即目前实行的综合性方案,将黄河博物馆的主楼向东平移100多米,附属建筑物予以拆除,但所用砖瓦、木料拆除时编号保留。

  据报道,平移建筑自重约400吨,加上轨道及附属加固构件总重量约为620吨。为了避让遗址和绕树,迁移方案经过多次更改。最终,平移工程共分为四个阶段,经历三次转向。为了保证文物建筑安全,采用了加固后顶推法平移,且“一边平移一边加固”。

  张向东介绍,平移工作结束后,还要对老黄河博物馆的附属建筑进行复建,预计整个工期需要两年,“基本外貌会保持原样,但是砖瓦拆除后已经不能使用,可能要用现代的建筑材料”。

  ■文/记者 高淑英

  实习生 李苑宜

  新闻内存

  黄河博物馆位于郑州紫荆山路4号,始建于1955年,隶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馆之一,也是我国唯一一座以黄河为主题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

  整个馆场占地7000多平方米,2008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入口厅属于苏式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结合的风格,是郑州市颇具时代特点的标志性建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