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策演”高雅艺术 从赚吆喝起步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1/08/2012 17:04:07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姜琳琳

  当文化消费被经济激发,消费方向就需要熟知市场,又洞悉艺术的演出家们开动脑筋。这也正是本刊策划这一系列报道《演出家看市》的初衷。业内看演艺,有自家思考,有独到方向,呈现出的就是异彩纷呈的舞台艺术市场。

  同为一线城市,有着诸多可比性的北、上、广素来并称,然而在高雅艺术领域,北京、上海可谓好戏连台,但在两三年前的广州却几乎是一片空白。

  如今的广州市场,音乐会、演唱会、话剧、舞剧,演出场次多了,种类多了,高雅艺术也日渐培育起为数不少的观众群体。去年,中国三大男高音演唱会、孟京辉话剧《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皇家蒙特卡罗芭蕾舞团《睡美人》、《灰姑娘》、经典音乐舞剧《大河之舞》、世界四大音乐剧之一《巴黎圣母院》等高水平的演出接连登陆,改变的根源来自王炜,“画廊有策展人,那我不妨当个‘策演人’”。王炜说。他曾为广州共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如今已经是广东省演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广东省演出协会常务副会长。

  另一个学者身份也不容忽视,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戏剧评论员,著名戏剧评论家、制作人,并获得过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评论奖等奖项。在走出书斋直面市场第一线的10年之间,他一心推广高雅演出、引导观众的审美方向。

  说缘起 “观众比我们精明”

  投身演出行业并非偶然,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期间,王炜就已经开始策划在校内公演自己的话剧作品,除了包揽编剧、导演、演员的工作外,还要在饭堂、图书馆派发宣传单、寻找演出场地等。2001年,王炜参与了先锋话剧导演张广天的《圣人孔子》的筹备、排演过程,首次担任制作人。话剧上演后在戏剧界引起强烈反响,也给王炜带来了重要启示:“话剧《圣人孔子》的成功让我们懂得了两点,一是话剧是有观众的,二是观众要比我们高明。先前的作品不为人知,只是因为我们跟观众的距离太远,有了隔阂。”

  一直从事创作、艺术戏剧研究和创作辅导工作的王炜,还曾就职于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担负全省舞台艺术的组织、创作与服务,“工作缘故,与创作人接触得多了,总会发现有创作者怨天尤人,抱怨‘为什么我们创作的百姓不喜欢’,似乎作品都是曲高和寡,而老百姓都不懂欣赏,其实是创作人员把自己给封闭起来了,割裂了生产创作环节和观众市场”。要弥合裂痕,就需要“策演人”,这正是目前王炜对自己的定位。

  “‘演出商’的说法太功利,其实我更喜欢‘策演人’,好像展览行业有‘策展员’一般。”在王炜看来,“策划”这一角色既要求他从商业角度平衡成本和收益,也在无形中赋予了他一项社会责任——引导审美倾向。“小至个人的成长,大到地区文化形象,都离不开长期的艺术熏陶。这就决定了文艺演出和一般物质商品不同,不能为了赚钱而忽视艺术品位。”

  尴尬地 “高雅演出演一场赔一场”

  从高雅艺术起步,进入演出市场,王炜有自己的遴选“标准”。首先要坚持高雅、经典、在世界上知名度和美誉度都较高的节目,比如中国三大男高音演唱会、英国BBC交响乐团音乐会等;同时,强调贴近生活,有时代气息,加上明星号召力,观众爱看,市场压力也较小,但是“通俗好看,不等于低俗和粗制滥造”。

  王炜坦言,广州虽然处在改革开放前沿,但是在高雅艺术消费方面仍滞后于京沪,“毕竟除了百老汇经典音乐剧《猫》以外,广州观众对原汁原味的世界经典音乐剧根本没有更多的、直观的现场认识的机会”。对于古典交响乐、芭蕾、精品戏剧等门类,观众的审美水平和接受能力还需要培育、提升,加上成本高昂,高雅演出基本上“演一场赔一场”,不得不用容易赚钱的演出来“养”亏损的项目。

  尽管如此,2011年11月,王炜又把世界四大音乐剧之一的原版《巴黎圣母院》引进广州。“如果你想爱上音乐剧,就一定要从精品、从现场开始。只有这样观众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亲身体验过最好的东西,才能培养出浓厚的兴趣及鉴赏的能力,反之则会败坏胃口。英文原版的《巴黎圣母院》更是让大家真正感受到经典音乐剧的原貌和魅力。要做就做最好的。”而《巴黎圣母院》之后就是《歌剧魅影》。“市场不培育不行。做演出要有追求,要放眼长远市场。”王炜说。

  后续力 “要紧的是城市文化氛围”

  有别于传统演出聚集地,南方小城市会有演出市场吗?王炜给出肯定回答:“硬件设施建好了,城市的消费力和鉴赏水平也提高了,就肯定会有世界顶级团体愿意来珠海演出。”

  欧洲小镇音乐节的经历让王炜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小镇音乐节的表演者竟有很多是来自大名鼎鼎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实际上,世界顶级乐团并不会在乎一个城市的大小或人口的多少,”王炜说,“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生存方式,文化也一样。”

  “消费实力还没有形成就不能谈文化市场,更不能谈文化产业。”在王炜看来,一个城市要吸引国际顶级团体的到来,更重要的是这个城市有相应的消费力和鉴赏水平。“一座歌剧院可能四五年就能建好,但一个城市消费市场的培育却是一个长期过程。”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方式,首先应该扶持一些小而精的音乐剧、舞蹈剧的创作演出;同时,举办相关讲座,让观众了解高雅艺术;今天的青少年是未来的观众,引导、培育尤为重要。

  另外,阻碍观众走进剧场的因素当中,高票价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演出票价过高的确是现实,但原因不能一概而论。有一部分演出项目本身引进成本就很高,比如外国名团的演出费、往来机票、住宿加上场租等,一场演出成本就要好几十万元;也不排除个别演出商因为独占资源,随意制定票价,拒观众于门外。”为此,王炜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呼吁政府主管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资助,以推动高雅艺术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