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重温“讲话”精神文艺当接地气 不忘雅俗共赏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23/2012 16:02:36   来源:每日新报   作者:林涛 于穆铭

  70年前,一次20多天的会议,一篇两万余字的讲话,至今仍被我们铭记。

  真理从不因时间的消磨而褪色,虽时隔70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今日读起来仍显得高屋建瓴——“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这个问题,本来是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列宁所早已解决了的。列宁还在1905年就已着重指出过,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一语道出了文艺创作的本质,只有深入生活、贴近生活、扎根群众,才能真正解决好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

  为什么有些文艺作品故事虚假、人物矫揉造作?为什么有些作品让人倍觉亲切、感同身受?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文艺究竟是为曲高和寡的极端小众而写,还是为雅俗共赏的人民大众而作?答案当然是后者。纵观历史,不食人间烟火的宫廷曾涌现出多少文艺作品,但却因文艺受众的狭窄,作品犹如沙漠中的花朵,纵然开放,也无非是昙花一现,只能沦为帝王将相的自娱自乐,随着朝代的更迭,“流水落花春去也”。其间虽也曾有“诗圣杜甫”眼见达官贵人作威作福,吟诵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朽诗句,但终究没能形成系统的“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直到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的主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从那时起,这种新生的文化理念自延安喷薄而出,向全国奔流而去。《南泥湾》《小二黑结婚》……一句句激情洋溢的歌词、一部部昂扬斗志的小说在文艺工作者笔下流淌,很多艺术家仿佛一夜间触碰到创作的灵感,纷纷走出“象牙塔”,走入人民大众之中,以话剧、歌舞甚至小说等文化形态承载起“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穿越南北大地,走遍多彩神州,为时代发出欢呼,为人民谱写心声,由此激励了几代人的创作热情:王莘被天安门广场上红旗飘扬感染,一挥而就写成《歌唱祖国》、谢晋以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斗争业绩为素材拍出了电影《红色娘子军》、施光南见证着农村翻天覆地的新变化谱下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每一部艺术作品都来自于最广大人民的生活,延续至今仍是经典之作。

  前不久,因为工作的关系,悉心阅读了《孙犁文集》,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部经典的《荷花淀》。看似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却以浪漫主义的情怀,清新朴素的笔法,歌颂了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这部作品也成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在塑造工农兵形象和反映伟大的革命斗争方面获得了新成就,在文学的民族化、群众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的代表作品之一。今天重温起来,仍然回味绵长。

  放眼当下,经过几代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文艺战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仍有一些从业者只顾“眼球效应”:在歌颂“白衣天使”的医疗剧里靠血腥场面作为噱头;在本该雅俗共赏的艺术电影里将“曲高和寡”视作高端文艺;在古装剧里将“宫斗”当做招牌大肆叫卖,看似赢得了少数人的眼球,却脱离了大众的审美。

  只有群众的,才是永恒的。文艺只有接地气,才会有人气。文艺不是在流沙上修城堡,也不是某些人的“奢侈品”,文艺来源于生活,也回归于生活,唯有用大众的语言写大众,用来自百姓的生活反映生活,让文艺扎根于民众之中,才能真正开出艺术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