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发现一具疑似大熊猫近亲的史前动物化石,据称其生活在1100万年前,爱吃水果、昆虫和蜂蜜
据海外媒体报道,古生物学家最近在西班牙发现了一具史前动物化石,并推测其可能是中国大熊猫的近亲。关于大熊猫的分类,科学家们已经争论了100多年,至今仍无定论,而这或许将为中国大熊猫起源于欧洲提供证据。
牙齿结构显示为熊猫近亲
一支来自西班牙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和瓦伦西亚大学的科学家,在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首府萨拉戈萨市附近发现了一种新的熊科动物,并将其命名为Agriarctos beatrix。据悉,它是一种小型的杂食踯行动物(plantigrade),所属年代为距今1100万年前的中新世,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森林中。据西班牙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古生物学家胡安·阿贝拉说:“化石的牙齿证明它是一只熊。此外,牙齿结构显示它更接近于大熊猫亚科,与现今的大熊猫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阿贝拉说,由于仅发现了新熊种的少量牙齿化石,研究者无法重建它的整体外形。据推测,新熊种的体重估计最多不会超过60公斤,可能源自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如今,最小的熊当属马来熊(sun bear),而新熊种的体重比马来熊(68公斤)还要轻。研究者猜测,新熊种应该拥有深色皮毛,在肩部、眼部以及接近尾部的地方有着少量的白点。这种毛色图案被视为熊猫的标志,但对熊科来讲则相对原始。大熊猫也基本属于这种类型,但它的白点已经大到快成为底色了。
作为熊猫的近亲,Agriarctos beatrix生活在森林中,比起其他凶猛的熊种(如棕熊和北极熊),它的移动范围相对较小,研究者还猜测它可能通过爬树来躲避大型食肉动物(如已灭绝的大食肉动物犬熊和巴博剑齿虎)。研究者强调,新熊种的食谱与马来熊相似,它们仅以植物、水果、昆虫、蜂蜜和动物尸体为食。目前,Agriarctos beatrix是已知的熊猫亚科中历史最为久远的成员。
借助远古海干枯实现迁徙
新熊种与诸多已有记录的熊非常不同,研究者将其与同类野熊属(Agriarctos)及同时期的祖熊(Ursavus)和印度熊(Indarc-tos)进行了对比。它灭绝的原因仍不清楚,阿贝拉推测这可能与森林变得逐渐开放与竞争日益加剧密不可分。Agriarctos beatrix是如何从西班牙温暖潮湿的森林中迁徙到中国的呢?
阿贝拉说,根据此前的影响显示,当一个地区的环境适合生活时,熊科类动物就会很快来到这里安顿下来。如果熊要进行迁徙,也只能在大陆上进行。欧洲远古海洋巴拉特提斯海(Paratethys)应该在Agriarctos beatrix生存的时代已经干枯,从而让Agriarctos beatrix迁徙中国成为可能。有报道称,Agriarctos beatrix的化石出土于一座化石床上,目前阿贝拉和他的团队正在深入进行发掘工作,希望能找到更多有关Agriarctos beatrix的线索。
或能解开大熊猫身世之谜
报道指出,这并非首次在欧洲发现熊猫近亲化石。1942年在匈牙利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牙化石,被认为与大熊猫有直系血缘关系,古生物学家将其明确定为葛氏郊熊猫(Agriarcros goaci)。一些欧洲古生物学家因而认为,中国的大熊猫起源于欧洲温暖潮湿的森林中。
关于大熊猫的分类,科学家已经研究了100多年,也争论了100多年,至今仍无定论。目前认可的一种说法是:大熊猫的祖先是一种叫做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的可怕食肉动物,生活在中国的云南地区。由始熊猫演化出来的一个旁支叫葛氏郊熊猫,分布于欧洲的匈牙利及法国等地的潮湿森林里,在几百万年前中新世末期便已灭绝。不过,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存在于距今约300万年前的更新世初期,体型只有如今大熊猫的一半大,像一只胖乎乎的狗,其化石被定名为“大熊猫小种”(Ailuropoda micrta)。从“大熊猫小种”的化石牙齿推测,它已进化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这些小型大熊猫又经历了约200万年,开始向亚热带的潮湿森林拓展生存地域,并渐渐地取代了始熊猫,广泛分布于云南、广西和四川,而Agriarctos beatrix化石的出土可能为大熊猫的身世之谜提供了新的证据。
李凌编译自美国《国家地理》、《赫芬顿邮报》、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