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弥补文物法规对普查登记文物缺乏保护措施的漏洞,北京市文物局1日正式启动16个县区普查登记文物标志安装工程,在全国率先为普查登记文物建筑设立保护标志,明确保护身份。
据悉,此项工作将由北京市各区县文化委员会逐步完成。所有保护标志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字体鲜明醒目,安装于各普查登记文物的墙体或明显位置,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等特殊情况还将根据需要安装底座。
北京市文物部门表示,此举旨在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防止文物受到各方面的破坏,确保文物的安全。未来,相关文物部门还将深入研究普查登记文物的文化内涵,符合条件的将及时公布为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需要进行修缮的也将及时安排抢险修缮工作。
当日,北京市千名“文物安全监督员”上岗工程同时启动。
北京文化遗产丰富,各级不可移动文物总数高达3840处,其中分布在全市各区县的普查登记文物达到2800多项。但与之相比,目前北京市各区县文化委员会负责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专职行政人员不足70人,区县文物部门管理任务十分繁重。“文物安全监督员”上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