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双轮驱动 四川文化产业驶入快车道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2年2月24日   来源:四川日报

  今年的春天比往年都来得早些,日前公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给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四川吹来一股强劲的东风。乘风而行,巴蜀大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齐头并举,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步伐越走越快,我省正在书写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新篇章。

  □本报记者 张立东

  民生为根本 文化织就幸福网

  文化也是民生工程。“让老百姓普惠式地享受到公共文化事业的成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目的。”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说,文化成果要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文体站让农民书画协会有了阵地。我们农民在耕田种地之余也挥笔弄墨了。”以前打牌搓麻,现在练字作画,73岁的周华阳是内江市市中区永安镇综合文体站的“常客”。2009年1月,占地300余平方米,总投入资金21万余元,集办公室、资料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书法活动室、健身房、舞蹈与卡拉OK室、多功能活动室于一体的综合文体站建成,3年来,书画爱好者们有了享受文化的公共空间。

  在宜宾,“一县一演出团队”、“一县一流动舞台车”已实现全覆盖。当地政府投入340余万元,为10个县配备舞台流动车和演出音响设备,创建了一支“摩托化”文艺下乡服务队,解决了基层文化活动阵地缺失问题,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丰盛的“文化大餐”。

  “文化民生为本,一张网全面铺开,不管是灾区还是非灾区,我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郑晓幸说。

  2011年11月,文化部第三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中,我省共有147个文化馆通过文化部评估验收,上等级数量居全国首位。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省共建成了公共图书馆161个、文化馆20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268个,数量居全国前茅。全省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6.2%和97.3%,乡镇综合文化站覆盖面达60%、城镇社区文化中心已建成70%、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已建成65%,农家(社区)书屋年底将建到所有行政村。一个覆盖省、市、县、乡、村(社区)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正逐步形成。

  市场为先导 产业链条提档升级

  在泸州泸县,谁家有红白喜事,都要请农民演艺队来热闹一番。目前,该县19个乡镇涌现出97个民间艺术团,2000多名演员都是当地农民。“从乡村到城市,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省经济文化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细胞。”省文化厅副厅长窦维平说。

  距离泸县260公里的省会成都,华兴街上的百年茶馆悦来茶馆总是能听见响亮的叫好声,这里每天上演的《川剧秀——变脸传奇》不仅让游客领略了四川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传统文化再发展提供了一条市场化思路。2010年,德阳杂技团与成都市川剧院共同出资成立公司,借助百年川剧“窝子”悦来茶馆市场化运作川剧旅游剧《川剧秀——变脸传奇》,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