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已有2800家影院、9200块银幕,终端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产业界始终有“大而不强”的心病。作为第24届哈尔滨冰雪电影节的重头戏,主题为“电影产业上下游的互动与协作”的第二届华语电影产业盛典高峰论坛2月16日举办,与会人士对增强我国电影产业竞争力发表意见,提出应当从增强上下游协作、挖掘二三线市场等方面发力。
两天后的2月18日,中美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达成协议,中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美方票房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新局面的出现,让哈尔滨的这场讨论显得更有意义。
增强上下游协作
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影院逐渐增加了对上游电影制作的要求,但上下游之间的沟通并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的电影市场,制片方和影院间沟通并不频繁,存在很多问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学术活动部主任王旭东所说的问题,突出体现在档期的协调等方面。
“影院增多了,供片的需求也大了,要拍更多的影片才能适应,这恐怕是个误区。在终端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影片多了,排片时间会变少,利润反而摊薄了。”上海联和电影院线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鹤沪直言不讳当前电影同质化带来的档期恶果,“在档期的选择上,制片方可以自信但不能自恋,可以决断但不能武断。选择档期要本着‘瞻前、顾后、看左右’的原则,力求避免同质影片撞车。我们期待尽快建立档期排片的社会协调机制,改变选档无序的现状。”能为吴鹤沪的论点提供支持的是,2011年我国国产影片558部(2010年526部,2009年456部),但登上大银幕的只有180部,且总票房不到100万元的约60部。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