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金融业需探索多渠道综合化服务支持文化产业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2年2月21日   来源:新华08网

  15日颁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规划纲要》指出,在国家许可范围内,要引导社会资本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的对接”。

  业内人士分析人为,纲要的颁布,为未来文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国金融业加快与文化产业对接方向会更明朗。但从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产融结合的实际看,直接融资渠道还未完全打开,信贷、保险资金对接还需加大创新力度,未来还需学习成熟国家经验,探索投行、保险和商行等专业产品的创新,形成多渠道综合化服务文化产业的金融模式。

  纲要指明改革方向 投行基金投资方向更加明确

  从我国2010年颁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以来,中国文化产业的产融结合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除了常规的信贷手段以外,多家金融集团也采用投行、私募基金等多种方式加速金融资本与文化资源的对接。

  据统计,迄今为止,已有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等投资银行帮助20余家公司登陆A股上市。例如,中国银行集团旗下的中银国际在国内首家设立专业团队,帮助4家企业A股上市融资。与此同时,中银国际联合财政部等多个单位发行了国内惟一一支国家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已成功投资新华网、人民网等项目。

  私募基金方面,也加大了进军文化产业的力度,目前涉及文化产业基金约50只,年投资金额近300亿元。华人、红杉、IDG、鼎晖、弘毅、达晨、建银投资等众多股权投资基金介入文化产业,投资方向主要是互联网和传媒企业。

  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悦笛表示,目前,上市股权融资成为文化产业最重要的融资方式。但是A股市场27家上市公司市值2105亿元,占比仅为0.74%,规模偏小,文化企业上市成功率小影响了投行的积极性。

  “但‘十二五’文化改革规划纲要的颁布使文化产业领域的改革方向更加明朗,这是给这些投行、资金吃‘定心丸’,投资方向明朗才能提高投资的投入产出。”刘悦笛说。

  信贷、保险资金与文化资源对接尚需加大创新步伐

  在常规的信贷手段方面,各家银行这两年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普遍提高了对文化产业的关注,逐步加大授信投入和创新的力度。截至2011年10月底,各大商业银行对文化产业贷款约2100亿元,占比0.53%。

  工行利用网点和基础客户优势,在全行业全面布局,在内容、渠道及文化制造业均广泛涉足。截至2011年10月底,工行对文化产业贷款余额为500亿元,位居商业银行首位。

  中行则充分发挥商业银行、投行、基金、保险等多元化及海内外一体化的优势,截至2011年10月底对文化产业贷款余额达255.8亿元,位居商业银行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