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华流”,为什么提这个概念呢?因为很多人把中国特色的文化当成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其实这完全是两码事。文化产业是现代的,而怎样融入中国的文化特色,又能够用现代的方法把握形成有影响力的流派,或者是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特征,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现在做什么样的文化?其实国人是很模糊的。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传统的问题,恐怕是怎么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创造力融合在一起的问题。大家可以想象我们用孔子跟乔布斯去战斗,能赢吗?
笔者把文化产业分成三块,即内容产业、传媒与平台产业和延伸产业,目前国家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比较重视传媒,但笔者认为,今后应该以内容为主,传媒为辅。如果我们花了400亿元支持新华社,就应该有800亿元支持文化建设。如果没有内容的话,相当于高速公路上跑着奥迪、奔驰,都是别人的汽车,等于给别人服务了。文化与传统结合,应该树立内容为王的思路。
现在的情况是传媒和平台产业以国有企业为主,较为有钱。很麻烦的是,做内容产业的没钱,没钱就做不出大制作,就无法进行可持续经营。为什么很多企业制作水平差,好像急功近利,恐怕他们有时候有迫不得已的现实。笔者认为,国家今后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应该多扶持一些民营的企业,扶持重点放在内容上,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应拥有同样的地位。中国文化今后要走出去要靠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人家会说你是代表国家意志,要坚决抵制,我们要有更多的民营企业走出去才能进行并购合作。
在发展的模式上面,笔者认为应该侧重4个方面:一是内容品牌化的发展模式,我们过去经常讲原创,其实笔者认为原创多少并不重要,我现在提一个概念叫做“有效原创”,把一个事情做好,做出品牌才有价值,包括衍生产品,现在内容竞争越来越重要,只有内容为王才会做好;二是让龙头企业来驱动,要扶持一部分民营龙头企业,这个龙头企业笔者建议,以内容为主或者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内容为主,我们一定要支持内容为主的民营企业,叫做民营龙头企业驱动模式;三是企业并购整合模式,国际上看一下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等巨头都是靠兼并收购快速成长,这是中国企业今后对内和对外成长的主要方式;四是创业推动模式,笔者建议应该在国内很多地方建立创业发展的基地,包括创建创业投资基金等等。
具体的产业发展方面,笔者认为应实现内容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娱乐化转型、品牌化转型、跨界化转型、聚集化转型、服务平台化转型以及高端化转型等8个产业转型,应避免同质化和低端化、硬件化。
大家现在都发现文化产业平台化,其实平台化和数字化是一体的,今后文化内容传播和影响,必须通过数字化有关的移动互联网的平台,比如苹果公司的娱乐终端平台,大家在一个ipad上面进行综合化,如果把所有教材放在ipad上的话,出版业要全面崩溃了。娱乐化和数字化的特点对于很多传统产业带来很大的挑战,只有进行转变才会跟上现在的发展步伐。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