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讯 (记者刁晓平) 由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古元美术馆主办的“清风雅韵-张铁威国画作品展” 2012年2月7日上午11时在古元美术馆二楼2号厅。届时,将举行开幕酒会。共展出张铁威国画作品39件。还有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珠海视觉艺术网、纪实摄影网、雅昌艺术网、珠海特区报、珠江晚报、岭南艺术地图等媒体报道。
张铁威,1967年出生于广东增城,籍贯广东大埔。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高级研修班结业。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会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花鸟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文艺批评家协会会员,梅州画院特聘画家。
作品《清江晓发》入选由广州亚组委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16届亚运会“激情盛会·翰墨流芳—全国中国画展”并被收藏。多幅作品曾获广东岭南美术大展优秀奖,广东省美术书法作品联展优秀奖,广州市美术大展铜奖、优秀奖等。3幅作品被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收藏。2006年荣获广州市文联、市美协颁发首届“城市美术贡献奖”。主编有《画风—当代广东中青年画家解读》等艺术书籍十余卷,出版有个人画集6册、文集一本。
张铁威的花鸟画墨色秀润,笔法细腻。虽然深受岭南画派的影响,但他没有固守岭南画派所常见的笔法程式,而是揉众家之长,而成自己清新秀致的画风。在构图上,铁威尝试将平面设计的构成观引入绘画创作中,以突破传统折技式花鸟画的藩篱。因此,铁威的花鸟画,在很单纯、很常见的绘画元素中,画面交织着聚散、方圆、横斜、点线面等平面构成因素的组合,并产生一种新的视觉形象,新的艺术效果,给人以诗意般的艺术享受。
张铁威的近作,画里画外充盈着一股静逸之气。这静逸之气亦是画家学养、技艺、品味之集成也。在这浮躁的年代里,一个画家只有真正抛弃杂念,醉心艺事才能产出属于自己的“心画”。画由心出,画境亦即心境也。张铁威的近作没有走媚俗取巧之路,而取古朴、静穆之道,故其画作显得沉实而耐看。此外,他的“秃笔”之竹,更是自出机杼,笔乱而意不乱,别具一格。
身处改革大潮前沿的广东,从政治,经济,生产到思想文化领域在相互激荡中开发拓展,尤其是文化艺术范畴里的各种思潮冲击,如万花筒似的令人眼花缭乱,艺术家也受到了重大冲击,特别是传统中国画领域,受到来自生存与发展的双重挑战,能够保持一方净土谈何容易。但画家张铁威却在繁纷的世相中默守着自己的砚田,以超强的文化自信心和捍卫传统的勇气和决心,硬是在红尘滚滚的纷扰中打造出一方天籁般的艺术静土,使自己的艺术世界呈现出古扑、飘逸、淡雅与灵动的氛围,倍显出传统中国画在当代的时尚魅力。
能在国画作品中营造出艺术氛围的天籁境界,一靠对传统文化发展的自信,二靠艺术追求的文化张力的打造来完成,张铁威是一个具有充分文化准备的艺术家。他的文化准备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自幼到现在的文化修养的渐进养成,二是肩负历史责任感在丹青传媒工作中的文化积累,三是文学创作成果对美术创作的拉动;这是画家学术内涵的三要素。综合素质对于中国文人画来说,具有灵魂般的文化支撑。是文学与美术这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使张铁威的作品充溢着鲜活的文脉特征。
画家用自己的艺术追求,推进了中国文人画的表现领域,使古老传统焕发了青春,使古韵陈曲变为了时尚的炫音,为传统文化在经济大潮的前沿领地,打造了一个坚实的落脚点。为繁华增添了艺术的淡泊,为喧嚣抹去一片凡尘,为我们展示出民族文化的特有魅力。
展览于2月29日结束。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