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中国文化产业航海破冰正当时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2年2月2日   来源:中国贸易报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中国文化产业飞速壮大,产业发展战略也提升为国家战略。和其他产业相比,文化产业有着其特殊的规律:在市场导向之下,它一方面承载着贡献GDP、解决就业的双重任务,另一方面在文化产品消费和对外输出过程中,也展现了国家的精神面貌,这无形中对文化产业从业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现阶段,在政府倡导之下,文化产业在缓慢发展中渐寻特色。

  多金融支持 少准入限制

  政策频出 文化企业发展多方助力

  目前,中国的文化产业正不断升温。

  自去年以来,各行业的“十二五”规划陆续发布,而市场上呼声很高的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至今“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正在实施中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列出五大政策措施推进文化企业运行发展,即降低准入门槛、加大政府投入、落实税收政策、加大金融支持、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有知情人士透露,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将在四、五月份出台,并指出未来文化产业增速肯定超过GDP增速。近日,有文化部官员透露,坊间流传的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实际上是产业倍增计划。

  金融市场助力文化产业

  虽然“顶层政策”仍“深在闺中”,但与产业相关的一些配套政策却在悄然落实当。

  “由中宣部、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等九个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支持金融文化产业振兴和繁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誉为极具前瞻性、开创性的文件,在此之后,文化产业开始和金融市场对接,拉开了金融与文化产业对接序幕。”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巡视员施俊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视传媒、华谊兄弟等多家传媒公司的上市,让许多文化企业感知到资本的力量。有业内人士指出,自九部委文件出台以来,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文化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文化产业投融资工作的局面迅速打开,投融资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文化企业发展获得了相当规模的资金保障,资金瓶颈得到初步缓解,有利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施俊玲还介绍,在《意见》下发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文化部先后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银行等7家银行建立了护航合作机制,其间各家银行积极探索,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授信模式,为广大文化企业提供了有针对性的、综合的金融服务,不断加大了信贷的支持力度,扩大了信贷规模。2010年至2011年文化部通过护航合作机制,推荐了68个文化产业项目,获得了总计188.91亿元的银行贷款,银行的信贷支持有利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现在政府出台许多政策,让企业更方便受惠于金融市场,但我个人认为,文化产业是有一定风险的,既然有风险,就有风险规避的机制。在企业融资过程中,我们如何对其进行价值评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无论是风险投资还是私募基金,各种融资手段有自己的风险偏好,都需要文化产品进行价值评估。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呼吁建立第三方的价值评估平台,制定一个价值评估标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说。

  准入门槛逐步降低

  据了解,国家工商总局近年来也接连出台措施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这些措施包括:放宽文化产业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登记条件、扩大文化企业融资渠道、拓宽新兴文化产业企业出资方式、加强文化产业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等。

  国家工商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企业名称上,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时,允许使用原名称(去掉主管部门),转制单位也可以另起名称;允许文化企业在名称中使用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各类新兴行业用语作为行业表述。

  在经营范围上,鼓励文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体现行业特点,允许使用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各类新兴行业用语作为经营项目办理登记。文化领域新行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如文化创意、数字作品的存储管理、动漫、数字出版、文化产业工业设计、数字新媒体等,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没有对应的类别,难以进行登记。为此,工商总局放宽登记条件,允许各类文化企业特别是新兴文化产业、文化业态进行登记,让新兴的文化企业顺利进入市场,开展市场竞争,促进文化发展繁荣。

  在文化企业投资方式上,投资人可以使用货币或非货币财产投资。工商部门支持以文化知识产权、公司股权出资,支持用债权转为公司股权,充分利用各种财产性权利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本。

  此外,工商部门促进文化企业信用信息有效归集,放大企业信用激励和信用约束机制的社会效应,让守法守信的文化企业发展壮大,让违法失信的文化企业受到制约;及时将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文化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的有关信息纳入到“黑名单”,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任职限制,充分发挥失信惩戒机制作用,一处失信,全国受限,促进文化市场秩序不断好转;实现社会公众对文化企业登记管理基本信息的网上查询,提高文化企业市场透明度,降低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交易风险,促进文化市场环境不断改善。

  树立大国自信